“还记得你姥爷吗?小时候最疼你了,去哪儿都带着你。”2月13日当全家人都给姥爷上完香后,姥姥拉着我跟我讲起以前姥爷当军人时候的故事。 姥爷名叫郑森,出生河北,1947年就到东北参加革命,在第四野战军54军。参加过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之后还参加了渡江战役、衡宝战役、抗美援朝、西藏平叛、对印自卫反击战…… “看到这残疾军人证了吗?你姥爷那次可是危险的很哩。”姥姥每次跟我讲起姥爷时,仿佛在跟我讲又仿佛是在自言自语。1949年,姥爷所在的部队到湖南追击国民党的白崇禧部队。枪林弹雨中,一颗子弹从姥爷左下巴到右脸颊贯穿而去,他顿时昏倒在地。由于满脸鲜血,战友们都以为他已经牺牲,便继续向前冲。幸好跟在部队后面的,由当地农民组建而成的担架队发现了他,将他送到了医院。“整整两个多月,我就只能在家等啊等,好在最后渡过了危险。” 儿时对姥爷的印象就是一位温文尔雅的老人,每天练练书法、刻刻雕刻、摆弄花草,谁想年轻时是这般勇猛奋战。 “不要看你姥爷每天话不多,他去过的地方可多了呢。”看到墙上挂的地图,姥姥又给我指指姥爷去过的地方。52年姥爷去参加抗美援朝,之后在朝鲜驻守了两年。59年在西藏平叛后,又驻守在西藏,62年又去边界参加对印自卫反击战。“我和你姥爷在他参军前就结婚了,但野战部队要到处调防,结婚十几年,他就五几年的时候回过几次家。” 虽然姥爷常年在部队,跟着部队到处走很难回家,但相对于那些再也回不了家的人来说,已经很幸运了。“当时你姥爷他们进西藏走川藏公路,好多人不适应高原反应,睡着睡着就牺牲在路上了。你姥爷几天几夜的坐在大卡车上,整夜整夜的唱着歌不睡觉,这样才翻过二郎山向西藏进发。”提到这,我就依稀想起小时候姥爷总是唱军歌哄我入睡。 在姥爷跟着部队东奔西跑时,姥姥一直留在老家。“我65年才随军跟着你姥爷的部队,你大舅舅一直留在老家,你妈、你小舅舅就跟着我们驻防在不同的地方。”1970年,作为文革时期的军代表,姥爷入驻了地方单位直到76年转业,之后就留在了武汉。 30年的部队生涯,留给姥爷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痕,还有一颗老军人的心。“他每次带你骑着自行车时,还总说自己是你的警卫员呢。”姥姥笑着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