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江夏区凡华农业园将刚采摘的3吨薯尖,分拣后装车运往洪山区、东湖高新区等地。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已抢播早春快生菜8.9万亩,在园蔬菜总面积21万亩。首批1171个无疫情村(大队)正有序组织开展春耕备耕,全力保障粮食、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供给。 长江网记者从白沙洲大市场了解到,进入3月份后,武汉本地蔬菜供应量增大。生菜、小白菜、藜蒿及新近上市的新洲苋菜等本地菜,每天销售总量近200吨。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确保全市春季“菜篮子”供给,武汉6个新城区利用设施大棚抢播快生菜,实现错峰上市。目前菠菜、苕尖、芹菜、毛白菜、上海青、苋菜、油麦菜、空心菜等10多个早春快生菜品种正在陆续上市中,4月初将进入全面采摘期。 全市快生蔬菜面积达8.9万亩 新洲区站桥村是蔬菜种植大村,也是无疫情村。3月9日一清早,村民们就开始忙着采收、打包新鲜蔬菜。目前该村在园蔬菜面积200余亩,每天可采摘白菜薹、包菜、胡萝卜等十多个品种蔬菜。从3月1日开始批准开通团购配送服务以来,该村以15元5公斤3个套餐形式为周边居民配送新鲜蔬菜1万公斤。 在江夏凡华农业园,记者了解到,该园区现在每天为洪山区、东湖高新区居民配送蔬菜7.5吨,并以4个套餐形式为江夏区居民配送新鲜蔬菜。园内的蘑菇、芹菜、洋葱、黄瓜等蔬菜品种丰富,其中特色品种“江城薯尖”正进入成熟采摘期,每天可产薯尖3吨左右,进入高峰期后,可日产薯尖10吨以上。 记者了解到,今春本地快生菜菜价与去年同期相比总体平稳,如油麦菜、小芹菜、毛白菜、菠菜等约4.5元一斤,每斤同比去年涨幅约0.5元,主要是人工、物流等成本上涨。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市在园蔬菜面积21万亩,包括莴苣、藜蒿、莲藕、冬瓜、油麦菜、菠菜、薯尖、芹菜等20多个品种,产、存数量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目前6个新城区蔬菜生产基地工人正逐步有序返岗复工,蔬菜抢收量不断加大,既防止了在园蔬菜损失,又为抗疫情保供给打下了物资基础,确保3月至4月“春淡”期间的50天内,城乡居民蔬菜供给不断档、不脱销。 全市播栽早春作物约30万亩 据了解,在积极组织蔬菜春季生产保供应的同时,全市春耕备耕工作也全面展开。 “戴着口罩开拖拉机,还是第一次”,3月9日,黄陂区姚集街鑫农顺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赵精明,戴着口罩驾驶大马力拖拉机在农田耕作。赵精明介绍,合作社是黄陂区粮食生产示范基地,今年春耕备耕与往年不一样,既要抓好疫情防控,又要积极开展农业生产。近几天,合作社组织了30多台农机投入到春耕备耕工作,提早耕整农田、晒田和施撒基肥,为早稻育秧作准备。 据了解,鑫农顺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流转土地及水稻订单面积4000多亩,全部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目前,该合作社农机作业覆盖至周边30多个自然村,“种田要科学,劳动要勤奋,基础打好了,产量就高。”赵精明说。 市农业农村局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已播栽早春作物约30万亩,在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的前提下,完成了春耕备耕的序时进度,将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为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全市对春耕生产急需的农业机械实行应补尽补快补,补贴比例为30%,其中单机最高补贴额度为15万元。 据介绍,随着全市无疫情村陆续恢复生产,为保障春耕生产急需的种子、肥料、地膜等生产资料供应及时,江夏区等农业部门,成立春耕农资服务队,组织农资经营门店恢复营业,联系优质农资货源,农资点对点配送,农户不用出村,经销商送货到家,打通非常时期生产资料到达农户手中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在汉南区、蔡甸区等农业部门了解到,当地早春鲜玉米、西甜瓜等主导产业,春播情况良好。蔡甸区西甜瓜苗移栽面积达3.4万亩。今年西甜瓜还引进了经济效益更高的西甜瓜新品种6711和哈密瓜新品种。新品种6711好坐果、产量高;哈密瓜新品种又脆又甜,亩田产值预计可达到1万到2万元。 (记者李英波通讯员周小平王璐殷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