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国家发布了“三胎生育政策”,网友们就纷纷炸开了锅。
房地产、股市基金、职场教育、娱乐圈等各个行业围绕“三胎生育政策”的讨论是层出不穷,其中最牵动人心弦的,莫过于#放开三孩对楼市有何影响#。
学区房,作为楼市里极其特殊的存在,“三胎生育政策”的出台必然也会对学区房的未来趋势造成影响。
“三胎生育政策”的背景
分析“三胎生育政策”对学区房的影响前,我们先了解下“三胎生育政策”的背景。
2011年4月28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发布,数据表明,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较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我国生育率的逐年下降和老龄化加深程度开始受到大众关注。
2021年3月15日,全国政协委员张刚在两会上建议:将我国法定结婚年龄降至18岁,以优化人口结构,解决人口老龄化及社会养老问题。
2021年5月11日,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出生人口约为1200万人,对比2019年出生人口下降了18%,对比放开二胎政策的2016年下降了33%。并且,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进入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行列。同时,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6亿,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到了今天,一边是断崖式下降的生育率,年轻人不想结婚不想生育,生育率低到只有1.3;一边是飞快攀升的老龄化程度,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不断引发社会关注,我国人口结构的危机已经火烧眉毛。
面对这样的局面,国家开放“三胎生育政策”是必然结果!
“三胎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解读
我们都清楚,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子,背后的原因很多很复杂,物价太高、压力太大、996没社交等等,但归根结底,让年轻人对结婚生子感到恐惧的原因就是——房价太高。
这也是为什么“三胎生育政策”的出台受到多数网友嘲弄的原因。
国家想要大力促生的目标人群——年轻人,已经被高高在上的房价吓得不敢迈入婚姻了!
真正有能力生得起三胎的人群,都是具有不错经济条件的中产家庭,这类家庭正是抢学区房的主力人群。在优质教育资源高度集中的城市里,常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为了一套学区房,猛砸继续,从宽敞的大户型换到局促的老破小简直是屡见不鲜。
每年升学季,更有各种与学区房有关的社会新闻登上热搜,引发众人对国内教育现状的讨论。
可以说,学区房的疯狂溢价和家长们对学区房的追捧,不仅让局外人咂舌,更让局内人焦虑。
国家发布“三胎生育政策”后,房地产中介笑了,反手就发了大户型房源的朋友圈;股票经理也笑了,三胎概念股瞬间冲上热搜。然而,小编却注意到“三胎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里提到了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
这条措施里有两个点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1、推进教育公平;
2、降低家庭教育开支。
这说明国家已经注意到现有教育资源的失衡现象。优质的师资力量分布不均,好老师都在名校,名校都在大城市。于是家长们使劲浑身解数,抢学区房,挤破头都要把孩子送进好学校,享受好的教育资源。
这就形成了好学校年年招生学位紧张,500个学位能招到1000个意向学生,武汉外小每年的报名数就高到夸张,甚至要报名参加摇号,摇中了才能去游园。而普通点的学校年年招生能招满就非常不错了。
今年,武汉市推行民办摇号制和一初慧泉金雅校区退回公办两件事,看起来毫无关系,但是结合国家要推进教育公平来看,其背后的意义,你品, 你细品。
学区房或将迎来降温?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此次会议对学区房的提及,可以说是非常罕见。
自2021年来,全国楼市明显上涨,其中一二线城市以学区房作为导火线的普涨明显出现。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这一轮学区房上涨与以前的区别在于炒作频繁,而非学位需求增加。
“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上升到中央层面,更说明学区房问题的严峻性,体现了中央对于学区房管控的导向。
学区房的高度溢价是因为它捆绑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有钱人可以通过购买学区房让小孩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这其实是对弱势群体的不公平。
因此,“三胎生育政策”出台后,国家提出要推进教育公平和降低家庭教育开支,种种动作都是在向外界传递一个声音——公平!
所以,学区房与优质教育资源解除绑定,就是未来的趋势!
一旦学区房与优质教育解绑,它的高溢价必然会大缩水。
现在,不仅是武汉市,全国多所城市都在做民办摇号入学、优质公参民转公办这两件事。将教育资源与学区房进行分离,不仅仅是响应国家传递出来的公平优先的信号,也是在适应我们出生率疯狂下降的需要。
按照以往政策推行惯例,学区房很可能会在这几年迎来降温,想想今年的基金、今年的炒币,疯狂上涨的背后也可能是一夜砸盘。小编必须提醒各位想要上车学区房的家长谨慎入手,尽量不要做超出自己家庭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至少,投资学区房这件事,就目前的政策来看,变动太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