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爱吃夜宵,夜宵在以前我们都知道它会导致发胖,但是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吃夜宵会扰乱皮肤的生物钟,从而导致它在白天面对日光照射时变得更加脆弱。
吃夜宵会扰乱皮肤生物钟,增加皮肤老化甚至皮肤癌的风险发表在《Cell 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神经科学系Joseph S. Takahashi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在非正常进食时间吃饭会扰乱皮肤的生物钟,包括一种防止日光中有害紫外线辐射的酶在白天的效力。研究人员表示,尽管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这项发现表明,在夜间太晚进食的人对日光照射的长期影响更加脆弱,比如皮肤老化和皮肤癌。 Takahashi说:“这是令人惊讶的。我们过去没有认为皮肤会注意到你在什么时候吃饭。” 该研究发现,对于只在白天进食的小鼠(这对于夜行动物来说是异常进食时间),相比于夜晚,当它们在白天被中波紫外线(UVB)照射时,会承受更多的皮肤损伤。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一种修复紫外线造成的皮肤受损(着色性干皮病组A,XPA)的酶改变了自己的日循环,在白天的活性降低。而只在夜间进食的小鼠并没有出现XPA周期改变的情况,它们也更不容易受到日间紫外线辐射的影响。 Takahashi说:“如果你保持正常的饮食时间表,那么你在日间对抗紫外线辐射的能力就更强。如果你的饮食时间异常,就会对皮肤生物钟造成有害影响,就像实验中的小鼠那样。”
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癌变的影响采用2002年9月至2005 年10月逐日广西南宁太阳总辐射、云量、太阳天顶角、臭氧、水汽压、空气污染物和紫外线辐射资料,建立了基于气象要素推算紫外线曝辐量的模型;采用该模型重建 1961-2007逐日紫外线曝辐量资料,从年、春、夏、秋、冬不同尺度分析重建序列的特征;采用1991-2003年皮肤癌发病人数资料,分析紫外线曝 辐量与各类皮肤癌发病人数相关性;对未来紫外线变化进行展望。主要结论有:1961-2007年,南宁紫外线曝辐量年平均日值为95.83 W.h/m2;绝对变率以夏季最大,相对变率以冬季最大,秋季绝对变率和相对变率均最小;年平均和春、夏、秋季紫外线曝辐量有微弱的下降趋势,冬季下降趋 势明显;突变主要发生在1970 s中后期至1980 s初期和1990 s初期;年和各季最显著的周期是准7年,夏季还有明显的11年周期;1991-2003年鳞状细胞癌发病人数与紫外线曝辐量相关显著;基底细胞癌、鳞状细 胞癌、恶性黑色瘤3种皮肤癌均好发于高紫外线辐射时间;展望2050年以前紫外线变化情况,认为:偏高年份可能在2017、2031、2045年附近,偏 低年份可能在2010、2024、2038年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