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从今年至明年,湖北将在长江干流湖北段选取黄梅、新洲、蔡甸、监利、江陵、点军、夷陵7个县市区实施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观测评估工作。湖北日报讯(记者胡弦、通讯员熊习岸、李斌) 据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陈再达介绍,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决策部署,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省生态环境厅计划用2年时间,在长江干流湖北段自然保护区分布多、生物多样性资源相对丰富的县(市、区)开展试点调查。 首批已确定宜昌市(点军区、夷陵区)、荆州市(石首市、监利市)、武汉市(蔡甸区、新洲区)、黄冈市(黄梅县)4市7县(市、区),作为第一批试点地区,实施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观测评估工作。首批试点涉及的长江干流长度占长江湖北段约30%,基本涵盖了我省高山、丘陵、平原湿地等各类典型生态系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蔡俊雄介绍,为全面摸清物种家底,本次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试点重点对长江干流沿线重点区域的生态系统、陆生高等植物、陆生脊椎动物、陆生昆虫、淡水水生生物、大型真菌等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调查能较为全面的反映长江干流除微生物和遗传基因以外的生物多样性本底情况。 据悉,通过本次试点,湖北可基本掌握我省长江干流重要区域生物多样性本底情况,能为我省组织开展全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评估及制定长江禁渔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绩效评估体系积累经验,也为我省下一步推进长江大保护战略提供理论支撑。 同时,着眼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守住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以全省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调整为契机,湖北将选定罗田县、丹江口市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试点,探索和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破坏问题监管工作流程和责任追求体系。 着眼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体系方面,全省将推动建立重点区域和珍稀、极小种群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对违法人类活动及区域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违法违规问题,构筑自然生态保护安全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