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当2018年的第一缕阳光掠过地平线,龟蛇两山从晨曦中苏醒。 在它们脚下,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风樯、龟蛇都不会忘记,守望千年的这座城市,刚经历过极不平凡的一年—— 那是充满光荣与梦想、昂扬奋进与坚持的2017年。 那是追求城市复兴、奋力拼搏赶超的2017年。 复兴大武汉,究竟是怎样一种情结、怎样的一种追求? 是汉口开埠时,与17国通商往来,当年“东方芝加哥”的绝代风华? 是龟山之下望江而立,叱咤亚洲的汉阳铁厂,代表中国发出的雄狮之吼? 还是“一五”“二五”时期,“武字头”撑起国家重工业脊梁,带给一座城的无限荣光? 答案既是,又不是。 是,是要一代代复兴“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不是,是因为要与时俱进,担负起一座城市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说到底,城市复兴,是城市自信与决策者的担当。 武汉是我国中部和长江中游地区,唯一人口超过千万、地区生产总值跨越万亿元的特大城市。 无论置身历史的长河,还是身居国家版图的天元之位,武汉都理应在国家战略布局和城市跨越发展中肩负起更多改革创新的使命与担当。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指出,“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争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 殷殷嘱托,责任万钧。 “龙头”武汉,责无旁贷。 复兴大武汉的时代命题,摆在武汉主政者和千万市民面前—— 在全新的世界与中国经济格局中,武汉如何抓住机遇,砥砺前行,复兴城市辉煌? 当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武汉如何担纲“国家改革实验室”的重要使命,趟出一条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 在成功实现城市跃升后,武汉如何百尺竿头再进一步,推动城市面貌、经济实力和民生改善等工作继续大步前行? 2017年1月,中共武汉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五个湖北”和强化“主中心”要求,聚力改革创新,奋力拼搏赶超,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开启复兴大武汉新征程。 2017年,大武汉拼搏赶超,书写了复兴之路上的精彩篇章。 2017年10月,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听取全省前三季度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时指出,武汉经济规模过万亿,仍然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武汉已经是全国省会城市经济总量第三,仍然努力拼搏赶超,不简单,不容易,体现了克难奋进的精神,武汉发展的“精气神”为全省树立了一面旗帜! 【上篇】 突破压力,踏上复兴新征程 2017年,武汉的复兴征程面临全新的“压力考验”,有三道发展“难题”,摆在面前。 ——“万亿门槛”带来的增长挑战 2007年,武汉,这座曾经“驾乎津门、直追沪上”的城市,迎来中部崛起战略、两型社会试点等系列政策利好,GDP首次迈入3000亿元大关。 此后十年间,这座城市一扫颓势,昂然跃起,经济总量加速攀升,大城蝶变日新月异,城市座次不断向前。 2014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阔别20余年后重返全国城市排行榜前十,划出一道V型反转的完美曲线。 根据经济学原理,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边际效应会逐步递减,这导致与以往相同的投入,已无法产生同样的经济增速。 对城市发展而言,同样如此。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GDP破万亿往往是城市发展的一道坎,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破万”之后增速是掉头向下,还是继续保持在中高速区间,是衡量一座城市经济模式转型成效的标志之一。 武汉在“破万亿”之后,经济增速从2014年的9.7%回落至2015年的8.8%、2016年的7.8%,“万亿门槛”成为武汉复兴新征程必须迈过的一道关。 ——宏观周期带来的“换轨”压力 经济有周期。2011年起,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拉动经济三十年高速增长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速同时下降,全国GDP增速由多年10%的高速增长转入7.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 面对这一轮周期考验,武汉市工业立市,重振实体经济,积极承接由东部沿海地区转移而来的工业产业。“新武汉造”的异军突起,拉动武汉经济一路快跑。 2016年,经济“新常态”仍在继续,全球宏观经济更趋严峻,矛盾日益凸显;投资、出口的拉动力越来越小,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越来越高,资源、环境的约束越来越紧;资本脱实向虚,企业投资意愿普遍下降,招商引资难度加大。 武汉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石油化工、钢铁及深加工、日用轻工、食品烟草等传统优势产业产值大幅下降,工业投资同比下降,增幅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靠后。虽然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加速崛起,仍难以抵消下滑影响。 “换轨之战”,迫在眉睫。 ——“资源诅咒”带来的突围压力 2017年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曾前往杭州采访。 彼时的杭州,刚刚经历G20峰会洗礼,其经济发展“成色十足”——杭州在2015年突破万亿大关后,2016年经济总量11050亿元,增速9.5%,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 但在杭州采访时,当地众多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却对武汉的优势艳羡不已,“杭州至少有三点不如武汉”: 城市空间大,武汉两江三镇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物理空间和发展潜力,而杭州老城一直环西湖发展,并入余杭、萧山后建成区面积(506平方公里)仍小于武汉(566平方公里)。 工业基础好,武钢、东风等一大批“国字头”央企落户武汉,奠定了“顶天立地”的工业基础。而杭州一直定位为旅游文化名城,并非传统工业强市。 科教资源丰富,武汉拥有89所高校、65名两院院士、344名“千人计划”专家,在校大学生近130万,每年有30多万高校毕业生,创业海归人数居全国城市前5位。而杭州除浙江大学外鲜有实力名校。 两相对比,令武汉人骄傲,却也让人心生警惕——武汉不能陷入了经济学所说的“资源诅咒”陷阱。 “资源诅咒”是指一国或一地过分依赖于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因此不愿在提升效率、不断创新上增加投入,反而拖累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 武汉,前述三大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看城市布局,武汉建设未能形成合力,没能打造出城市建设精品板块,导致“只有高原,没有高峰”,找不到一个“最亮点”; 看产业发展,武汉经济结构存在传统产业腿长、新兴产业腿短,国有经济腿长、民营经济腿短等发展不均衡问题; 看科教资源,武汉大学生“孔雀东南飞”、高校科研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转化率不高等问题突出。 三道难题持续释放着压力信号,让人坐不住、等不起、睡不着。 面对考验,武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直面问题,认识清醒,决策果断。2017年1月召开的中共武汉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用“聚力改革创新、奋力拼搏赶超”这短短12个字,点亮武汉复兴之路。 【中篇】 拼搏赶超,大城打出组合拳 何以拼搏赶超?唯有改革创新。 2017年,武汉市围绕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吏治作风、民生幸福,出台近百项改革创新之举。 从打造长江主轴、长江新城、东湖绿心等城市亮点区块,到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招才引智“一把手工程”,从“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到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从“三乡工程”到“红色引擎”,从“三办”到“三局”…… 种种创新举措,攻克城市发展顽疾,引领改革风气之先。 回望2017,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贯穿其间—— 立足城市实际,践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激活武汉百年沉淀的优势,促动城市跃升发展。 为打破武汉城建“只有高原没有高峰”的尴尬,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履新武汉后就提出要打造武汉城市的“亮点区块”——它不仅是城市功能、品质、形象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更要是城市文明的“塔尖”。 2017年1月24日,优化武汉长江主轴被写入武汉市党代会报告。沿着这一思路不断拓展、完善,武汉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提出城市亮点区块建设思路,形成“城、轴、心”三大核心理念: 长江主轴——重点围绕主城区长江段,集中展示长江文化、生态特色、发展成就和城市文明,打造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轴带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是“现代化”大武汉的集中体现。 长江新城——以超前理念、世界眼光,打造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和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这将代表今后武汉最高发展水平,是“国际化”大武汉的体现。 城市绿心——重点打造世界级城中湖典范。让东湖生态为城市发展服务,是“生态化”大武汉的体现。 亮点区块逐步聚集武汉城市文明精华,成为城市名片和橱窗,引领全城发展。 围绕产业发展,武汉市委市政府将招商引资列为“一号工程”,将招才引智列为“一把手工程”,以四大国家产业基地为抓手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以培育“四新经济”为抓手促进新民营经济发展。 市长万勇要求,武汉干部人人都要当一名务实的操作工,时刻保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不回避矛盾、不害怕困难、不推卸责任,确保大武汉的复兴征程一刻也不耽误。 回望2017,武汉招商引资的崭新局面已然形成—— 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总额25063亿元,是上年的6.8倍,创历史新高; 实际到位资金8200亿元,增长41%,创历史新高; 实际利用外资92.5亿美元,增长13.2%,总量规模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引进来的项目,再也不是“装进篮子都是菜”,全都符合城市发展定位和气质禀赋。已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超过700个,主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全产业链布局,由一批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中国500强民营企业投资项目和央企投资项目组成。这一年,武汉引进百度创新中心、航天科工火箭项目、优炫软件、人民电器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引进了小米科技、科大讯飞、摩拜单车、奇虎360等25家全国知名民营科技企业“第二总部”。 武汉,已成为受投资者特别青睐的城市,吸引各路投资者纷至沓来。 在这一过程中,一路人马异军突起,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武汉校友。 武汉拥有89所高等院校。校友们纷纷抱团聚力回报母校,助推武汉招商引资飙升至高位。一年来,武汉充分发掘校友独特资源,通过构建“武汉+母校+校友”同心圆,创造“校友招商”新模式,举办9场校友招商活动,签约项目总额1.3万亿元,占全市招商签约总额一半以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感慨,武汉2017年的招商举措特别是校友招商活动非常新颖,与校友企业家沟通的成本更低、效果更好,招商成功概率也更高。 回望2017,武汉招才引智的金字塔结构已然奠基—— 2017年7月上旬,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BarryJ.Marshall)、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达尼埃尔·谢赫特曼(DanShecht-man)、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AaronCiechanover)专程来汉参加华创会,并携研发团队与落户硚口区的德诺美生命科学创新研究院签约,合力建设武汉智慧生物医药园区,力促古田老工业区产业转型。 这一年,武汉成功引进诺贝尔奖得主4人,在这一领域实现“零”的突破。 除了高层次人才,武汉全方位实施招才引智,夯实人才“金字塔”塔基,创立“大学+”发展新模式,打出超级组合拳“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即“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百万校友资智回汉”“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 为此,武汉突破性解决大学生落户、住房、收入、就业四大问题,率先实行大学生落户“零门槛”,率先提出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租到租赁房,率先出台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 5年留下百万大学生,对于千万人口的武汉来说,相当于百分之十的人口结构优化。 回望2017,武汉新民营经济发展补强“短板”—— 2017年6月13日,武汉市委主要领导在全市大会上用近一小时阐述“新民营经济”优势,及其对转型发展、创新创业的重要性。 武汉的新民营经济是什么?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创富惠民为目的、以新“四军”为主体、以新经济为特征、以创新为动力的民本型经济。 新民营经济发展要依靠新“四军”,即新近毕业大学生、“海归”人才、科研院校技术人员、职业经理人等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创业创新者。 武汉承担系列国家战略和改革创新试点,成为新民营经济发展难得的机遇。新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新实践的切口,是留汉大学生和武汉校友的“种子”资源。广阔发展空间、优越地理区位、“百湖之市”的宜居环境,成为新民营经济发展吸引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回望2017,武汉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局“敢为天下先”—— 面对“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成果转化尴尬,武汉市委主要领导提出,要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突破口,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技术供给、渠道打通、企业承接、资金支持等问题。 2017年8月,武汉市在全国首创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局,请来12位院士坐镇,切实打造“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服务枢纽、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服务枢纽,促进科技与资本、与企业精准对接,把在汉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富矿”挖掘出来,促进就地产业化,形成源源不断的现实生产力。 仅仅百日,武汉举办了5场大型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206个项目吸引超过244亿元投资,一大批高科技成果引人关注。 东湖高新区2012年出台光谷“黄金十条”,在全国率先提出高校成果转化收益“三七开”,2017年又推出“新黄金十条”,支持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发明人及团队与高校共同申请新的知识产权。这些改革探索,极大激发了新经济、新动能。 回望2017,我们复盘武汉的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 这些改革创新,高度契合党的十九大精神,体现了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契合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三乡工程”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网上群众工作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红色引擎工程”呼应、落实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这些改革创新,立足实际,抓重点、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如:建设“城、轴、心”三大亮点区块和“四水共治”新举措,既是对武汉水生态资源优势的发扬,又变水患短板为水利;留住百万大学生,是利用科教优势、抢抓人才红利;以“校友经济”为突破口发展新民营经济,是补强民营经济发展不够短腿。 这些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老百姓谋幸福,为大武汉谋复兴,体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如:取消武汉“九桥一隧一路”ETC收费,解决多年来武汉市民反映最为强烈、最为迫切的热点焦点问题;让留汉大学毕业生能就业、易创业、快落户、有安居,解决大学毕业生落户难、住房贵、收入低“三大问题”。 【下篇】 春华秋实 收获发展新成果 春华秋实,暑去冬来。2017年,武汉改革创新举措,已结出累累硕果。 看经济发展—— 这一年,在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新常态下,武汉主要经济指标表现高于年初预期,规模、速度双双保持全国副省级城市前三甲。 看民营经济—— 这一年,武汉市招商引资民企到位资金4010.5亿元。民间投资由上年的负增长10.3%,跃升为正增长6%。一正一负间,是16%的跨越。新民营经济思路,不仅为武汉发挥优势、补齐这块短板指出了方向,带领武汉闯出了一条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民营经济发展新路径,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全新探索。 看大学生留汉—— 这一年,武汉用“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打消年轻人落户、住房、收入、就业等四大顾虑。截至2017年12月15日,全年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达28.29万人,是上年近两倍。新落户大学生13.2万人,为上年近6倍。 看“三办”便民—— 这一年,武汉开创性提出“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行政审批改革。50%的审批服务事项实现“马上办”,80%事项实现“一次办”,45%事项实现“网上办”。事项办理平均时间,压缩了10.6天,精减材料0.87份。新的营商生态,掀起“双创”热潮。仅在光谷片区,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58户。 看重大项目—— 这一年,武汉重大产业、重大城建项目和重要民生工作,走上了一条“三重”并举的发展之路。2017年9月,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一期工程一号生产及动力厂房在光谷提前封顶。这个项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最大投资高科技产业项目。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国家网络安全基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建设中的四大国家级新基地建设将武汉产业带上新高地。 看产业结构—— 这一年,武汉千亿元产业由5个增至6个,新增产值过百亿企业4家、产值过千亿元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662家。武汉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快速跃升至63.6%,正在实现从“老工业”到“新工业”的华丽转身。 看生态环保—— 这一年,武汉以“四水共治”为抓手修复长江生态,实施治水项目347个。城市综合防洪体系不断巩固,城市排涝能力提升50%。 在光谷,东湖绿道二期73.3公里长,与一期扣环成网,舒展百公里生态走廊。 在新城区江夏,“生态立区”写进了区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江夏区委书记王清华说,江夏‘三山三水三分田’是大自然的赐予,保护好生态,才有高质量发展。 看民生改善—— 这一年,武汉公共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达1091亿元,增长15.6%。47528名贫困人口、107个贫困村脱贫出列。 这一年,武汉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提升,全市空气优良天数255天,比上年又增加18天。 这一年,武汉在全国率先建立长江武汉段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制度,实行年终“真兑现、真奖罚”,国家级循环经济园区、低碳城市、海绵城市等试点顺利推进。 这一年,武汉深入推进全国住房租赁试点,重拳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建成保障性住房4.9万套,筹集大学毕业生租赁房8430套。 这一年,武汉红色物业持续推进,社区居民深度受益。江岸区委书记王炜感慨,红色物业让居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基层社会更加和谐。 这一年,武汉创新“互联网+评议”模式,实施大数据评议工程。蔡甸区委书记刘子清说,管好公权力,市民更满意。 …… 这一年,武汉频频登上各类荣誉榜单:成功入选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再获C40城市奖,再捧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 龟蛇未老,见证时代新气象。 大城武汉,抒写复兴新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