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复》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要彰显江西、湖北、湖南三省优势和特色,以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为引领,优化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群结构,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发挥空间枢纽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群。 《批复》提出,三省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协同机制,细化任务举措,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实施中涉及的重要政策、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要按程序报批。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研究制定支持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在体制机制改革、重大项目建设、试点示范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依托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协调指导,适时组织开展实施情况评估,重大事项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据了解,去年在汉召开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签订的6项合作协议议定事项正加快推进。三省联合办公室已正式运行。去年以来,三省旅游消费大联动活动、三省协同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等接连举办。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获批是中部地区发展重大机遇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 长江日报记者蔡早勤 高喜明 见习记者聂奥林 “这个实施方案获批意义重大!”获悉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湖北省发改委法规处相关负责人很激动。 省发改委法规处参与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起草工作。相关负责人24日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方案更加强调协同发展,三省有三个城市圈: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南昌都市圈,这三个城市圈各自在省内起龙头作用的同时,彼此之间还要进行产业互联、交通互联等。未来,江西、湖北、湖南三省要在协同上下功夫。去年三省的协同机制已经建立起来了,下一步要进一步深化彼此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在产业、生态环保、民生方面的合作。 ■ 在体制、机制上继续支持发展 《批复》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要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群。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叶青教授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多有研究。他认为,方案的批复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三省来说是一个加强协作的重要契机。国务院在批示中表示,将会在体制、机制上继续支持发展,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和试点示范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依托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强协调指导来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这是中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 同时,方案的批复对武汉城市圈也会有更大的发展机遇。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不仅要突出武汉的龙头作用,更要把周边城市带动起来,这也是要发展多中心网络化结构的重要原因。 叶青提到,在国务院对方案的批复中强调,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群,这是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标明了一个重要定位。从国际化这个角度来说,大湾区和长三角在沿海区域有明显的优势,中部地区目前在参与国际竞争方面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 对武汉城市圈发展具有很大促进作用 湖北省武汉城市圈研究会会长、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春洋介绍,方案是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规划的五年工作细化安排,强调以武汉、长沙、南昌三个省会城市为核心,引领打造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南昌都市圈。方案提出,要形成省级统筹、中心城市牵头、周边城市协同的同城化推进机制,“这和武汉城市圈的同城化机制非常相近。”李春洋说,方案获得批复,是对武汉城市圈推动同城化机制和工作做法的一种肯定。 李春洋认为,方案中的一些具体措施,如建设省域区域中心城市、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城市圈内发展城际公交、产业协同发展等,都是武汉城市圈已经开始实施的工作。方案对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重大科学设施进行了明确,武汉城市圈的很多重大项目都上升为国家项目,这对“十四五”期间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具有很大促进作用。 李春洋说,武汉城市圈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支点,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具有示范作用,建立城市间的联系机制、印发实施意见、实体化办公,建立城市圈主流媒体联盟,城市间共同推进规划、交通、产业、科技、民生等同城化的工作方法,创新了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新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 三省合力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 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柯立 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办公室原副主任范恒山昨日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十分看好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代表的中部地区,认为这将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地区,内需增长极具潜力,在新时期国家双循环战略中举足轻重。 ■ 湘鄂赣三省要像一个行政区一样来规划建设 范恒山介绍,2006年国家做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16年来,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应该看到,中部地区发展还很不平衡,整体上仍与先进地区存在差距”,范恒山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全面崛起面对着新的要求和挑战。 长江中游城市群如何在“十四五”时期跨越式发展?范恒山建议,湘鄂赣三省要一体化发展,像一个行政区一样来规划、建设,重点在四个方面: 一是“铁公机”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合作联动,区域协同、交通先行,要消除断头路、瓶颈路。 二是高标准建设市场体系,三省同步一体,打破地区封锁、行政分割,实现资源要素自由流动,自主配置,平等保护各类各方投资者、经营者的利益,消除各种形式的垄断,实现公平竞争,全方位地建立信用体系。 三是按照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要求,生态环保一体化发展。建立水土气环境持续优化或严格监督的联动机制,不能把污水从上游往下游排,不能从一个地区往另一个地区流。 四是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共享体系,把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社保、就业等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服务放在重要位置,这是湘鄂赣一体化的标志所在、根本成果所在。 此外,范恒山建议,长江中游城市群应借鉴长三角、粤港澳成熟经验,建立权威的领导协调机制,推进一体化法律法规或“类法规”体系建设,促进干部定向交流、互派任职,让三省协同发展迈向新高度。 ■ 化解产业的同质竞争与重复建设 区域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产业的竞争力。范恒山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现代化程度明显提升,但仍需进一步调整创新。 作为演进方向,他建议中部地区仍以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重点和抓手,拓展产业门类,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具体路径上,并非不论区别的以“高”“新”为标准,搞“一律化”和“一刀切”,应从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围绕“联动”“适宜”两个关键词做文章,化解产业的同质竞争与重复建设。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抓紧谋划、统筹布局。行政板块利益约束和争抢心理,容易导致各自为战、相互掣肘。长江中游城市群应协商形成具有可操作性和约束力的顶层设计,形成相关产业与空间的适宜匹配,建立积极的资源要素协同机制。在多地布局的产业,可以“一园多区”“一园共享”等机制协同发展。 有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涉及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的克服,涉及重大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单靠一个地区的力量很难做好。应建立分工协作机制,推动各地区资源要素的积极聚合和有机整合,在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和补链强链延链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加快推进资源产业、传统产业比重过高地区创新发展。深入推进地区间产业转移与承接,以空间调整带动品质提升;依托共性技术平台和数字经济载体加快转型融创,推动智能化精细化绿色化发展。 ■ 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 范恒山说:城市特别是国家中心城市是优质资源要素的主要集聚地,具有强大的辐射能级;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功能区,既是国家战略的承接载体,又是先行先试的探索基地。两者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支撑、引领、示范作用。 武汉是国家中心城市,同时拥有东湖高新区等国家级开发区,要在构建公正开放规范的市场体制、全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动方面做出示范,在推动创新发展、构建高能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方面做出示范,在实施品牌引领、促进高质量供给方面做出示范。 “高质量发展催生品牌,而品牌创造又推动高质量发展”,范恒山建议:以品牌培育、创建、提升为抓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创意设计、生产模式、产业组织方式等的创新,持续扩大优质消费品、中高端产品的供给,形成品牌提升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循环,有效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此外,还要深化开放合作、推动协同联动、加快数字化发展。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谁走在前面,谁就占据了发展的主动。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以数字化转型推动经济跨越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全面变革。 努力打破行政与区域壁垒持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年卡 可无限次畅游几十个景区 自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首届会商会2013年在武汉召开以来,长江中游城市群贯彻落实《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总体部署,统筹区域协同发展,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 ■ 城际快速交通网络越织越密,长江中游港口群已现雏形 这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强化中心城市之间的快速连通为重点,促进各地交流互融的有效举措。近年来,武汉—长沙、南昌—长沙高铁已陆续开通,一个以高铁和城际铁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之间越织越密。同时,武汉港、宜昌港、岳阳港、长沙港、南昌港、九江港等主要港口之间合作不断加深,一个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紧密协作的长江中游港口群已现雏形。 通过联手打造铁路、公路、航空等一体化交通走廊,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间已构建起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通用航空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主通道的多层次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有力推动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大南昌都市圈加快成长,区域发展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 ■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在多领域寻求协同发展 “趾相错,踵相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比邻而居,近年来经济社会合作交流不断深入。作为合作的“重头戏”,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不断强化区域协同联动,协同创新平台逐步完善,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从《武汉共识》《长沙宣言》《南昌行动》到《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行动计划(2017—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2021年合作重点事项》等合作协议,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在共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城市群、共同推动区域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此外,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努力打破行政与区域壁垒,在多领域寻求协同发展,提升资源的高效配置整合,推动市场一体化建设,在公共资源共享、信用体系共建、工商监管执法联动、食品药品安全、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 群众真切感受到“抱团发展”带来的民生福利 高铁的快速通达,让市民出行时间不断缩短,越来越便利;旅游年卡的推出,让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市民可全年无限次畅游城市间几十个景区;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使得异地就医报销不必来回奔走……随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的不断深入,群众真切感受到“抱团发展”带来的民生福利。2020年3月,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以及观察员城市共20个城市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签署了新的合作公约,公积金互认互贷范围不断扩大。 一路走来,长江中游城市群从共进到共享,同频共振,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放眼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站在新起点,同心同向,迎来新机遇,迈向发展新境界。(南昌日报记者张瑞哲) 长江中游城市群一年间 2021年3月1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2021年3月3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中部地区作为全国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枢纽,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2021年6月23日 鄂湘赣三省科技部门23日在武汉签署协议,将合力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共同体。提供全链条服务的湖北省技术交易大厅正式上线运行,其接通湖南、江西资源,实现鄂湘赣三省科技要素互联,已收储各类创新资源30余万条。 2021年9月10日 “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武汉举行。江西、湖南、湖北三省将携手在基础设施、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公共服务等方面深入合作,协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中部地区加快绿色崛起,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三省提出,将继续加强协同合作,打通农村公路省际断头路,武汉城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大南昌都市圈在未来将实现1小时内部直达,2小时相互通达。 据新华社 相关报道>> 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 国务院关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的批复 国函〔2022〕12号 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报送〈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送审稿)的请示》(发改规划〔2021〕1720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协同联动、共建共享,彰显江西、湖北、湖南三省优势和特色,以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为引领,优化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群结构,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发挥空间枢纽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群。 三、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人民政府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协同机制,细化任务举措,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实施中涉及的重要政策、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要按程序报批。 四、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研究制定支持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在体制机制改革、重大项目建设、试点示范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依托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协调指导,适时组织开展实施情况评估,重大事项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 2022年2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