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了么?”5月28日一大早,县国土资源局志愿者李凤娥就在微信群里招呼起来。7点30分,局里的4名志愿者准时到达京山小学十字路口,她们的任务是文明交通劝导。 “请稍等,绿灯亮了大家一起过马路”,同一时间段,20多个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守护在城区主要交通路口,对过往行人和非机动车辆乱传逆行、闯红灯、占道抢行等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劝导,赢得市民点赞。 在京山,“红马甲”是志愿者的代名词,也是文明和爱心的传递者。大型活动、扶贫助困、公益服务……志愿精神闪亮在京山的各个角落。 争做好市民,赠人玫瑰手留香 整个5月,和文明交通劝导员一样活跃在人群中的,还有另外一群“红马甲”,他们是网球节志愿服务者。 5月11日—6月10日,第三届中国(京山)网球节在京山隆重举行。和各项赛事活动同步的是志愿者的全程志愿服务。 5月16日-19日,第四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网球交流活动在京山如期举行。60名志愿者服务于赛场间,从行李搬运、道路指引,到景区介绍、美食推荐,为运动员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 “声音隔得那么近,图像隔得那么远”,5月18日,100名志愿者忙碌在网球节开幕式会场的各个角落,布置场地、管理服装道具、维持现场秩序,什么都干却唯独不能好好看一眼演出。“早上6点出门,晚上到家已经是11:30,手机上显示走了2万3千步。”志愿者胡可为说。 义工是京山志愿者队伍的中间力量,也是京山家喻户晓的“名人”。这个成立于2008年的非赢利性公益组织,已发展会员1686名,建立4个乡镇分会和12个志愿服务队。10年间,县义工联累计举办各类公益活动600多次,募集善款500多万元,资助服务弱势群体500余人次。2017年被团省委评为“本禹志愿服务队”,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志愿者组织。 大家变小家,小家传大爱 “水上救援关你什么事呀?你又不是专业的。”“谁说不关我事,京山是我家,人人都为它。”这是飞鹰救援队张世军和爱人的对话。 张世军是京山县38名飞鹰救援队员中的一员。这是一支由志愿者自发组成的民间救援队,于2016年8月1日授牌成立,设有城市、户外、水上三个救援组,和由专业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救护组。“抗洪抢险、消防值勤、寻找失踪人员、打捞落水人员,哪里有需要就有我们。”张世军和朋友合伙开了家餐馆,休息时间都用在了救援训练上,遇到了紧急任务,生意自然是顾不上,“抱怨归抱怨,我知道爱人还是支持我的,只是有些担心我的安全。” “家懒外勤”是志愿者们的“通病”,而这背后正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志愿精神。飞鹰救援队张华是一名公务员,下班时间一半用来参加救援训练,一半用来参与救援任务。“唯独没给家里留点时间,什么家务都不做,在外面干起活来倒是用功的很”,面对爱人的怨言,张华的策略是争取理解,直接把爱人也拉进了义工大家庭。 “爱心从小家传递到大家,从一个人传递到一群人,就能在全县范围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把京山创建成志愿者之城。”团县委书记龚黎勇说。 专业化助力志愿服务更精准 依托领军人物,孵育志愿者队伍,提升专业化水平,承接服务项目……近年来,京山县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先后涌现出县义工联、飞鹰救援队等志愿服务组织,常态化开展为老、为小、为困等各类志愿活动。 如今,这些志愿者服务组织通过承接服务项目等方式,活跃在社区、乡镇、街道,成为京山城亮丽的风景。5月25日,“爱心早餐”项目的首批设备到达县义工联办公室。这是全省第一家为环卫工人免费提供早餐的项目,预计7月初正式启动,每周一至周五,免费为全县环卫工人及附近孤寡老人提供早餐。 不止如此,“衣旧情深”项目提供衣物互换服务,“建辉见义勇为”项目为困境中的行善者提供帮扶,“希望伴飞”项目让留守儿童感受温暖,“残疾人居家服务”为工作中的残疾人提供保障。“这是我们今年的5大项目,通过打造响亮品牌,让爱心更持久。”县义工联秘书长秦江涛介绍。 “志愿服务,不是一次的热心、一时的热闹,只有以专业化的组织、规范化的管理、品牌化的运作,才能行稳致远。”龚黎勇说,京山将进一步发挥好、涵养好志愿精神,让市民在感受到优质志愿服务的同时,激发整个社会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文明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