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六个精准”要求(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十堰市从标准技术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抽调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成立工作专班,开始扶贫标准的研制。工作专班深入20多个贫困村和300多户贫困户调研,对可行性和必要性反复比较分析。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16年12月,十堰市质监局发布实施6项精准扶贫地方标准,即《扶贫对象识别规范》《扶贫项目管理规范》《扶贫资金使用规范》《“四双”帮扶派驻规范》《帮扶措施确定规范》《脱贫成效评价规范》。 “用标准化助推精准扶贫,不仅在十堰,在全国也是一件新鲜事,没有经验可循,必须广泛开展宣贯培训和试点示范,使全体扶贫工作队员和广大贫困户了解标准、掌握标准、使用标准。”十堰市质监局负责人介绍。 十堰市探索的“标准化+精准扶贫”模式,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从最初的“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准确地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突出问题,有效提高了精准扶贫的质量和效益。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十堰市在全国第一个制定精准扶贫标准,以标准化助力精准扶贫,提升了精准扶贫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形成了自己的经验特色,走在了全国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