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生活 汽车 房产 图片 公益 视频 常识

湖北

旗下栏目: 武汉 湖北 天下 历史 民生 体育 文化 热评

“大江奔流”采访团在汉采访:聚焦武汉 夜话长江

来源:网络 媒体:武汉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8-05 16:39:26
摘要:“大江奔流”采访团分四路聚焦武汉,被这座九省通衢之城吸引着。来自央媒和沿江11省市媒体的“老记们”穿光谷,到阳逻,看青山,走绿道,探水文,感受武汉的“每天不一样”。

8月4日,“大江奔流”采访团分四路聚焦武汉,被这座九省通衢之城吸引着。

白天,来自央媒和沿江11省市媒体的“老记们”穿光谷,到阳逻,看青山,走绿道,探水文,感受武汉的“每天不一样”。

新型手机屏幕、新型闪存芯片、高质量的光通信器件……骄阳下,光谷澎湃的新动能,让采访团感受到湖北十足的经济活力。走进阳逻港,火热的港口让记者们见证了“黄金水道”的独特力量。漫步“煤灰山”变身的青山区戴家湖公园、“网红”东湖绿道以及和谐的湖北最大公租房小区青和居,人民日报记者杨翘楚说,我看到了满满的幸福。前往汉口水文站、长江委采访的记者们,见证了科技人员观云测雨、调度长江的特殊本领。

入夜,在习习夏风中,一场“头脑风暴”在武汉客运港江面上刮起,来自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工信部有关部门,湘鄂两省发改委、武汉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学者,与采访团媒体代表,共话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作为此次主题采访的重要节点,4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夜话长江”研讨会在客船上展开。

“我们在长江两岸再也看不到森林天窗和补丁了。”新华社记者曹滢拿着2001年的报道图片说,时隔17年之后,重走长江欣慰地看到,举目四望,都是一片郁郁葱葱。

“一路走来,一方面感受到长江水更清了;另一方面,也感觉到长江生态环境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采访两周,光明日报记者刘坤深有感触。

“河长制在很多地方都已经落地了,效果也不错。但一旦跨行政区域,很多工作就比较难做。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中国青年报记者王林问。

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直言:“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河长制其实就是在行政辖区内形成一个协调机制,跨行政区域也要建立权威高效的协调机制。现在云贵川围绕赤水河生态保护已经建立了一个协调机制。以后这方面的协调工作还会继续推进。”

“作为11省市的媒体代表,采访中深感区域协同和协调发展力度还需要提升。另外,化工企业关停并转,地方压力很大,有无更多‘国家方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表达自己的关切。

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周小棋回答说,解决区域协同发展需要权威有效的协商机制,目前上中下游和中央层面,成立了一个共同协调机制,去年以来效果不错。张波说,要通过市场性生态补偿措施统筹兼顾。工信部规划司副巡视员周虎拿出工信部公布的《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指南》说,已着手统一规划产业布局。

如何平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给长江“治病”?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沿江污染企业搬走了,会不会去污染其他地方?……记者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直面现实,尖锐犀利。

要坚持一盘棋思想,分类施策,重点突破;要开展长江生态环境大普查,为母亲河“大体检”;要以水污染治理为抓手,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要优化长江港口功能布局,推进码头整合重组……有关负责人和专家结合工作和研究,各抒己见。

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让沿江老百姓既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又有更高的生活质量,成为“夜话长江”中共同的心声。

船外夜色深深,客船鸣笛启航。下一站是江西,“大江奔流”的话题还将延续。

湖北日报记者:郭习松

【新闻加点料】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 行走在高质量发展的武汉

长江云报道 由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团,今天上午来到武汉。来看本台多路记者从现场发回的报道。

核心技术不“化缘” 自主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

记者 林如峰:这里是武汉华星光电的展示厅,这里展示出的各种自主研发的“黑科技”显示屏,成为来自全国的记者同行们关注的焦点,我刚看到几位摄像师为了拍摄一款产品,都排起了队。

确实很吸引人,给大家看几款吧,比如这种可以保护眼睛的“低蓝光屏”、可以变成任意形状的“异形切割屏”、还有可以折叠起来的显示屏等等。

还有这块屏幕,给大家着重介绍一下:我们知道在最新款的苹果手机屏幕上端,有这样一道黑边,被戏称为“刘海”,特别影响美感。这是因为要给手机的接收器、前置摄像头、听筒等等预留空间。但是,您看华星光电研发的这款OLED屏,通过面内挖孔技术,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实现真正的全面屏。能够在薄薄的屏幕上打孔,这个自主技术在全球都是领先的。

核心技术靠化缘是化不来的,在武汉这已经成为企业的共识。包括武汉华星光电在内,武汉已经布局建设了5条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成为华为、小米、TCL等民族品牌的显示面板核心供应商。国家存储器基地的“中国芯”,年内就将量产,填补国内高端芯片的空白;烽火和长飞研发的头发丝一样细的光纤,能够供135亿人同时通话;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正在成为武汉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新动能。

打开开放大门 打造绿色航运

记者 向昊:地处长江中游,如何起到黄金航道的节点性作用,不延边不靠海的地理位置,又如何去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这是长江留给武汉的思考。

上午9点,大江奔流第三采访组来了我现在所在的阳逻港,我脚下这条1200米的江北铁轨成为了大家的关注焦点,去年12月28日,这条阳逻港一期铁水联运工程的铁路正式运营,一端向东连接长江出海口,一端向西连接汉欧班列,长江、大海、陆地在这里对话,年吞吐量220万标箱,已经让这里成为了长江内河第一大港。

长江新丝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 姚志强:去年整个铁水联运是原有的通过公路转到涉水货站这种模式来进行组织,那么现在我们的铁水联运一期跟港口进行了有效衔接,截止到今天,与去年同期相比(运量)增长了103 %。

记者 向昊:阳逻港的高质量发展还体现在一个个小的细节,比如这套港口岸电系统,停靠的船舶只需要像这样接一根电线就可以满足自己的用电需求,比起以前的用自己船上的柴油发电机,不仅成本更低也更加环保。

湖南广电新闻中心记者 鲁超:我觉得这个能够达到一种推广的(效果),切实的做到了生态长江绿色航运,可以在很多的港口进行推广。

当好“哨兵” 为长江水情水质把好安全关

记者 杜瑞雪:在汉口水文站,这座长江流域最早设立的水文站里,采访团的记者们实地参观采访,了解长江武汉段水位、流量等水文信息的监测全过程。

上午8点监测数据显示,长江水位23.28米。这一监测数据实时传到了汉口水情分中心,并将在20分钟内转发到长江防汛抗旱指挥部,30分钟内转发至国家防总。第一时间为决策部门传达长江的“水情预报”。而像这样水文站点,在长江流域有近3万个,还建设了4577个水位站、22680个雨量站,目前整个长江流域已基本形成“一张网”覆盖的涉水综合监测体系,用心呵护一江清水。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汉口分局负责人 罗兴:对防洪、对水工程的建设,对水生态的保护,对水资源的管理,都可以提供最基础的决策依据。

《经济日报》记者 张倩:达到一个信息共享、共建、共治、协调的发展治理情况,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中国青年报》记者 朱娟娟:大数据的应用比较先进,监测起到的都是晴雨表的作用。

有温度的党建引领 有人情味的治理

记者 谢珍:让百姓得实惠,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访团的记者们来到华中最大的棚改区青和居后,为这里居住环境一步跨越四十年感到惊叹的同时,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棚改后时代”,住进新房子怎么才能生活更美好?

刚刚,记者们被一阵孩子们的笑声吸引了过来。发现这里居然还藏着一个小小的“课堂”---四点半学校。我注意到这张课程表,有课业辅导、绘画、书法、手工制作、乒乓球、心理咨询等等,特别丰富。

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棚改区双职工多,下午4点半,中、小学生放学后,家长们还没下班,没人看管,不少孩子沉迷到 网吧里。怎么把孩子从网吧“请”出来,让他们有一个学习娱乐的场所?老党员和社区干部们一合计,社区有图书室、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把孩子引到这里来玩和写作业,不是很好吗?“四点半学校”应运而生,放羊”的孩子有人管了。

青和居社区党支部书记 桂小妹:这里的老师是各个学校的教师志愿者,形成了学校、社区、家庭的“无缝对接”。

记者 谢珍:除了“四点半”学校,社区“好味到”解决吃饭问题、“天天敲门组”解决家长里短矛盾....有温度的党建引领有人情味的治理,老百姓也有了更多幸福感。

从戴家山到戴家湖 为幸福添一抹绿意

记者 尚大原:走进青山区的戴家湖公园,看上去和大多数的公园差不多。但是,当我们看到这里,大家都感到很惊讶:玻璃墙里面的这些泥巴,是粉煤灰,它展示出了这座公园曾经的样子。看几张照片吧,这是上世纪50年代的戴家湖,一湖碧水;这是60年代,已经成了粉煤灰操场;这是80年代,粉煤灰堆成了山;这是00年代,一堆垃圾。从湖变山、戴家湖经历了什么呢?

讲解员 胡昇:上世纪50年代,为了配套武钢生产用电,青山热电厂落户青山,每天多少吨的粉煤灰必须得找地方排放,于是戴家湖被规划成了粉煤灰渣的填埋场。在当时这种要填饱肚子、要发展工业的大背景下,环境是退居其次的。

记者 尚大原:为还戴家湖一片苍翠,2013年,总投资4.2亿元的戴家湖公园破土动工,戴家湖成为武汉第一个“死而复生”的湖泊。每年这个公园可以吸收1.8万吨二氧化碳,释放1.2万吨氧气,成为一座天然氧吧。

今天,新华社、人民网、央视新闻频道、中新网、长江云等多家中央、省市媒体对在武汉的采访活动进行了直播报道。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林如峰 向昊 杜瑞雪 谢珍 尚大原 宋杰 毛捷 秦振华 彭瀚 蔡舰 陈芳芳

来源:湖北日报、长江云

☺大江大湖大武汉欢迎你♡湖北省武汉市综合生活信息门户网站•更多资讯☛武汉网www.wuhannews.cn
免责声明:
1、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最终指导方案;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均由网友收集提交。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自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与参考,不作商业用途,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亦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本站为信息网络储存空间,武汉网网站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章、图片、音视频等信息)是由用户发布整理上传,对此类分享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无法证实其真实性,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因作品内容、版权有异议或其它问题,请第一时间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生活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公益 | 视频 | 常识

关于武汉网 | 合作洽谈 | 刊例服务 | 服务协议 | 常见问题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9-现在 本地生活门户 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站为非盈利公益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为网友发布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删除。
监督热线电话 合作/建议在线QQ:273275115鄂ICP备2022004376号 法律顾问:张斌律师 湖北武汉生活信息门户 武汉网 生活网 wuhannews.cn

武汉| 湖北| 资讯| 关注| 财经| 手机| 网络| 女人| 娱乐| 情感| 美体| 汽车| 房产| 家装| 美食| 旅游| 指南| 教育| 办事| 健康| 购物| 交通| 职场| 商讯| 常识|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