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农 拾梦沃野 在去往明光村村委会的路上,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那连绵不绝的葡萄园。“我们这的葡萄根本不愁销!”园主杨火贺自豪地说。 的确,“明光葡萄”已然成为当地的一张活名片,不少游客慕名而来。该村在“明光葡萄”的品牌效应下乘势而上,积极打造肖杨线明光葡萄产业带,共发展无公害葡萄150亩,亩平可增收500元以上。 “稻虾共养也是我们这的一大特色产业。”明光村党支部书记李伏年介绍,该村还建有260亩高标准稻虾示范基地,每亩田的纯利润可达3000元以上,入股的贫困户每户可增收近6000元。 据了解,市农业局自2015年进驻明光村后,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因村制宜筛选出无公害葡萄、稻虾共作和绿色优质稻三大支柱产业。驻村工作组成员结合农时和种养特点,及时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或利用日常走访和一月一次的屋场院子会,向农户传授一些种养技巧,帮他们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农业局经常组织我们培训,给我们打气,手把手教我们各种技术。”产业脱贫带头人李耿志觉得,他们占尽了农业局的“便宜”。 市农业局在农业技术上毫无保留,在农业物资上也毫不吝啬。“我们每年对村里的物资帮扶都在15万元以上。”工作组组长黎贤伟透露,每年春秋播时节,他们都会及时向贫困户免费发放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物资,帮贫困户减轻生产压力。该局还积极筹措资金开展沟渠路、塘堰、水电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因人而“议” 一个不落 “只有一个胳膊能干什么呢?”东李组的李元忠是因残致贫,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工作组为他“量体裁衣”,让他参与稻虾基地入股分红。 为了让39户贫困户早摘帽、真脱贫,市农业局挨家挨户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充当他们的“职业顾问”,联系各户实际,帮他们谋富路。 ”村里有的湾子没几户人家,我们就去做工作,开展迁户囤地,改了120亩田。“工作组组长黎贤伟说,有田就要用工,赚钱了还要分红,这些都是脱贫的路子。 工作组还对种养户提要求,要他们带动一批贫困户就业。”要是种养户不愿提供岗位给贫困户,我们就不让他承包!“明光村党支部书记李伏年斩钉截铁地说。据了解,村里光稻虾基地每年就安排贫困户不少于30个务工日,每日薪酬80到100元,由种养户支付。 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和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工作组就帮他们落实各种兜底政策。截至2018年6月,明光村有15人享受教育扶贫政策,5人享受五保政策,25人享受低保政策,还有很多村民享受到了民政救助、危房改造、金融扶贫等各项救助。从该村村委会的公示牌上,可以详细了解到各户“因户施策”的具体情况。 市农业局还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君瑞达驾校、镇垃圾中转站、光伏发电站、污水处理厂等项目落户该村,吸纳贫困户就业的同时,也为村里创收,保证“有劳力的个个有活干、无劳力的个个有活路”。 干群合力 担当勇为 “工作组作风扎实啊,有时为了核实一个人口信息,要来回到家里跑几趟。”记者随机走访了几个贫困户,大家都异口同声。“要是白天找不到人,他们就晚上去,有时搞到深夜11点,跟我们交心谈心。”该村徐董湾高小香说。 “工作组真的是把贫困户当亲戚走啊,每月至少上门走访一次!”一说起帮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该村党支部书记李伏年就滔滔不绝:王芳清家中电器、电线老化,工作组马上联系电管站,解决了该户的安全隐患;陈和清、李毛志身患残疾,但未办理残疾证,工作组积极同村两委一道联系相关部门,为其办理残疾证;唐正在全家7口人,6人吃低保,人均住房面积不足8平米,工作组主动为其申报并办理了危房改造相关事宜…… 自驻村以来,市农业局从局长到办事员全员参与,举全局之力,大力支持明光村精准扶贫工作。不仅驻村人员集体脱钩,“五天四夜”专心开展扶贫工作,局党组还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专门研究部署驻村扶贫工作,及时帮大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之前的资料员孙雷,得了胃病还在坚持工作,后来实在扛不住了才换人。还有局里的笔杆子杨文献,一边驻村,还一边忙局里的材料工作,那是相当辛苦啊。”一提到这些“拼命三郎”,明光村的干部群众们就心疼不已。 驻村干部的敬业奉献精神无形中也感化了贫困户,成为他们树立信心、奋发向上的动力。“跟着他们干准没错!”该村徐山湾的徐小兰坚信不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