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资料整理得怎么样了?”“你们村的产业发展落实得怎么样了?”“老婆,你要记得出门打伞,接下来几天太阳有点大……”一句句夫妻间极为平常的交谈,对范文斌、王瑛夫妇来说并不容易,只能半夜躺在床头,在手机上点出一个个字符,借助天网,飞向对方。 2月5日,湖北省鹤峰县吹响脱贫攻坚“整县摘帽”的冲锋号,组建207个驻村“尖刀班”,按照“岗位在村、工作在村、吃住在村”开展工作。怀着对农村深沉的眷念,县农商行副行长范文斌、时任县卫计局党建办主任王瑛积极响应号召,加入脱贫攻坚战队。 范文斌去了中营镇中营村,任驻村“尖刀班”副班长,王瑛作为驻村“尖刀班”队员去了容美镇坪溪村。自此,两人相隔两地,成为一对驻村扶贫的“比翼鸟”。 “长夜虽冷心宁静,独坐坪溪望中营,夫妻共筑中国梦,皆为扶贫写青春。”驻村第一夜,坪溪的月很圆,夜很冷,王瑛在第一篇日志里留下心里话。 “只要能让村民走上小康路,苦点累点算不了什么。”夫妻俩心意相通。王瑛说,两人单位不同,却意外有了共同事业,即使扶贫工作会很辛苦,只要真诚奉献和付出,尽己所能给别人以帮助,无怨无悔。 “她三天两头到家里来看我,真的比女儿还要亲。”坪溪村60多岁的老人夏忠明虽然眼睛看不见、耳朵也不灵敏,但一说起王瑛,就格外来精神,乐得合不拢嘴。 夏忠明回忆,由于身体原因,平时疏于收拾屋子,十分杂乱。王瑛第一次到他家,不仅为他买了新棉衣,而且拿起扫帚、铲子,帮忙把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 “每次快到他家门口,夏伯伯就先知先觉,远远的一声‘王瑛’,让我浑身都是幸福感,觉得什么都值了。”王瑛说。在坪溪村短短几个月,她成了坪溪村老人们口中的好姑娘。 扶贫工作得到了群众和组织的认可。三个月后,王瑛被任命为县卫生监督局局长,驻燕子镇瓦窑村“尖刀班”班长。 “一到枯水季节,一、二、三组的村民就没水吃。”初到瓦窑村,王瑛就把缺水短板问题拿在手上,她和村支两委达成共识,跑项目、争取资金,因地制宜,实施“南水北调”。 翻山越岭途径几村,铺设水管8000米,通过一个月的努力,终于将水引到家门口,受益群众132户411人。 看到村里的变化,乡亲们都为她点赞:“瑛子,不错!”他们隔三差五带来山桃、红薯,令王瑛百感交集,就是乡亲们的淳朴情谊成了她不懈的动力。 范文斌是一名长期从事金融工作的白领,扶贫对他来说是一张白纸,工作起来也比想象中忙碌千倍。但他抱着不服输的念头,沉下身子,挨家挨户走访调研,问民情、解民忧,与支村“两委”谋划产业发展,引领村民发家致富;争取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解决贫困户和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中营村的变化日新月异,村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已走在小康之路上。 驻村以来,夫妻俩互通有无,根据各自实际,制定脱贫方案。产业发展、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安全饮水、村庄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等话题,已逐渐成为日常的交流,常常是一聊就到深夜。 “老婆,你在医院有熟人,我的一个贫困户生病了,能否帮忙联系科室?”“老公,你在金融系统,我的贫困户想搞扶贫贷款,你能否帮我一个忙……”扶贫路上,两人相互支持,一步一步地走进群众心里。 今年暑假,读高中的儿子回家,没人管他,很多时候自己在外买饭吃。说起家里的情况,王瑛和范文斌坦言,时时在牵挂着他,但重任在身,实在是走不开,只能心存愧疚。他们说,愿做扶贫路上的“比翼鸟”,建设富裕美丽幸福乡村的“并蒂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