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力争我省优良天气比例达80%以上。11月26日,省委宣传部召开的省政府政策文件解读走深走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解读《湖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让荆楚大地“气质”更佳。 去年,我省出台了《行动计划》,正式打响蓝天保卫战,计划经过3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空气环境质量。《行动计划》明确了具体指标:到2020年,全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20%、20%和10%以上;全省17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低于47微克/立方米,平均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0%以上。 据悉,根据我省大气污染治理实际,《行动计划》从三个方面部署七大任务,包括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从源头治理;大力实施工业污染源减排和面源污染管控,解决已有问题;加强资源整合,强化联防联控和基础能力建设。 链接 35条硬招保卫“湖北蓝”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熹通讯员熊习岸李斌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我们如何能看到更多这样的景象? 11月26日,省委宣传部召开的省政府政策文件解读走深走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发布会透露,去年我省出台《湖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制定了大气污染治理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明确七项35条任务措施,全面打响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源头治理 持久改善环境质量 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13.3%,清洁能源为我省增添新动力; 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去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17年下降4.32%,比2015年累计下降13.96%; 加速升级改造现役燃煤机组,淘汰老旧燃煤机组,我省符合条件的现役2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 发布会上,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如数家珍,一一介绍我省优化能源结构的成效。 优化能源结构,是《行动计划》七项任务中的一项。 第三产业占比偏低、重污染企业布局不合理、部分行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大、高耗能行业产量持续攀升,这是我省产业发展的现状。对此,《行动计划》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首要任务,打出标本兼治,主攻治本的“组合拳”。优化产业布局、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和压减过剩产能、“散乱污”综合整治以及园区循环化改造等“五箭齐发”,力促绿色产业发展壮大。 能源结构调整,是《行动计划》的第二项,包括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推广利用清洁能源、整治燃煤锅炉、淘汰老旧燃煤机组、管控煤炭消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六方面具体任务,多方施策、多点发力,推动能源生产消费迈向绿色低碳。 汽车尾气,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我省运输结构以公路货运为主,公路货运占全省货物运输总量近80%,且多为重型柴油车,导致运输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增加。对此,《行动计划》提出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建设绿色交通体系、推进燃油油品升级、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以及加强船舶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等五个方面的具体任务,优化交通资源配置,强力管控移动污染源。 为何将上述三项列为《行动计划》七大任务前三项?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万丽华说,污染源来自于生产生活,要实现持久、长效的环境质量改善,必须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只有改变现有的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等结构,才能有利于持久大幅削减污染排放,保障治污效果的长效稳定。 联防联控 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工业企业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也是实施减排的重要对象。《行动计划》聚焦工业企业,开展污染源减排治理,对火电机组、重点行业环保设施、工业炉窑、挥发性有机物和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等五个方面进行专项治理,全过程削减排放,减轻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压力。 城市建设、矿山开采、农业生产等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扬尘、油烟以及有毒有害气体不容忽视。《行动计划》强化面源污染协同管控,采取提高绿化率、矿山地质修复、扬尘综合管控、禁止露天焚烧、农业污染源排放控制、餐饮油烟整治等六项举措,减少生产生活产生的大气污染物。 有没有重度污染天气,是居民对空气质量最直观的感受。对于近年来我省重污染天气仍有发生的问题,《行动计划》立足民生需求,倡导全民共治,完善预案清单、夯实减排措施、推动联防联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大气污染防治只有强化协同联动,共同努力,才能早见成效。《行动计划》不仅夯实了党委、政府的责任,落实了企业、单位的治理任务,也把全民共治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加大舆论宣传和社会监督力度,举全社会之力,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万丽华说。 此外,《行动计划》还关注基础能力建设,提出从空气质量监测预报、污染源监测能力、环境执法督察、科技支撑等四个方面精准发力、持续推进,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