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于河南西峡。枝黑褐色,叶对生,狭卵形,下面沿侧脉及脉腋有黄褐色毛,全绿。早春开黄色花,伞形花序,有总苞片。果实椭圆形,红色。中国历代医学名著《神农本草经》、《本草经疏》、《救荒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备要》等,都对山萸肉的医用价值给予很高的评价。中国中医学上以果肉(即山萸肉)入药,性微温,味酸涩,入肝肾二经。具有补肝益肾、固涩精气、安五脏、通九窍、补肾丸、兴阴道、治五淋等功能,久服益精提神、强力长年。主治肾虚遗精、眩晕耳鸣、腰膝酸痛、自汗盗汗、大汗虚脱等病症。山萸肉配以地黄、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六味制成的“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良药,适用于肾虚、头晕耳鸣、消渴、遗精等症,疗效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