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这首读起来活色生香的诗乃宋代文豪苏轼所作的《寒具诗》。寒具,是古代人们对馓子的叫法之一,这也是苏轼情有独钟特别偏爱的一种小吃。
确实,馓子是很受我国很多地方人们喜欢的一种民间小吃,也曾经是很多人家逢年过节都会制作的点心小吃。据传春秋战国时,人们为了纪念晋国义士介子推,自觉在寒食节(即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火三天,于是,人们提前炸好一些环状面食,用于寒食节期间食用,“寒具”之名,即因此而来。因为其外形,馓子在民间同时还有粔籹、细环饼、捻头等多个名字。
“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传统馓子制作原料比较简单,上好的面粉和少许食盐即可,不过,制作工序却有些繁琐而耗时,以致时下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门手艺,会手工做馓子的人越来越少了。不仅人们市场、超市购买的馓子多是机器加工,口感味道上都差了很多。馓子的原材料其实很简单,面粉、食盐和食用油即可。
精面粉加入少许食盐,再分数次的添加适量的水揉成面坯,就是第一道工序。首先这面要揉得光滑筋斗,所以揉面的手法和力道,都有些讲究,并不简单。面揉好后,要用布盖上醒发一段时间,下一道工序就是切条。切条之前,先将面团压成1.5厘米左右厚的扁状,然后用刀将面均匀划成筷子粗细的长条。
切条完成后,就开始盘条了,这也是制作馓子最复杂繁琐的一道工序。将切成条的面搓成圆条,相当于是为盘条做的准备工作,还只要一个就可以进行。
真正开始盘条,就必需两个人分工合作了。其中一人继续搓圆条,另一个人将圆条轻轻环绕摆放在油盆中,就是这个步骤,要反复三次。
盘的面条一次比一次细,搓条和摆放都要越来越小心,还要刷油防止沾粘,耗费的时间也一次比一次多,既需要娴熟的技艺,也很考验耐心。经过三次盘条,用布盖上又醒发50--60分钟。
待面条在盆中醒好回透,就可以将面条取出,条头放在左手食指根处,用拇指压住,将断头压在圈内,双手来回抻开,撑绷绕成一圈圈粗细均匀的细条,再放入烧热的油锅中。
馓子在油锅炸至半熟时,用筷子斜折过来,定型后抽出筷子;同时要掌握好火候,用筷子不停翻动,使受热均匀色泽一致。
如此,不一会儿,圈圈相连,形如蝴蝶,纤细黄亮的馓子就出锅啦!拿上一个吃在嘴里,油香扑鼻,酥脆可口,津津有味,唇齿留香。又是一年春节将至,希望大街小巷又飘散着油炸馓子的香味,也愿这种手工技艺得以传承流传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