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图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黄玲 瞿鹏代能武(左)指导年轻员工进行焊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朋 摄) 三峡船闸人字门上,有他作业的痕迹;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上,有他得意的作品;武汉的跨江大桥上,有他留下的焊缝;中国海军的舰艇上,有他挥洒的汗水…… 他叫代能武,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焊接专业首席技师。 33年里,他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探索创新,成为焊接领域的名匠。 “电视上看到自己作品,特自豪” 黑黑脸庞,瘦高个子,说话时笑眯眯的,50岁的代能武精干自信。 电焊是个苦累活,焊接作业时,工件预热温度要始终保持在300℃以上,代能武把自己的瘦,归功于常年挥汗如雨的工作状态。 1985年,初中毕业的代能武进入武船当电焊工。“高温工作环境下,衣服裤子上都是洞,手上身上都是伤疤。”苦归苦,代能武还是爱上了这份职业。 学电焊,都是师傅带徒弟。代能武白天跟着师傅练,晚上回家还要研究相关书籍。一般三五年才能出师,他一年就出师了,工作两年多就当上班长,成为技术骨干。 2004年,三峡人字闸门重点加工设备——落地铣镗床旋转平台,意外损坏破裂,若外购该部件需耗费50多万元,且订货周期长达4个月。这台设备如果停了,整个三峡工程进度都会受影响。关键时刻,代能武仅花费几千元焊材,5天就修复了平台。 好焊工,把焊缝焊平整是基本功。代能武焊接出来的零件,焊缝和零件几乎能融为一体。 2007年,武船接到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舞台设备加工任务,全铝合金的九环球是焊接工作中的难点。“之前很少接触铝合金设备,而且九环球上有轨道,轨道要能承载几十个人的表演,焊得不好,整个球就会散架。”代能武通过摸索,带领团队攻克一道道难关,圆满完成任务。“当时,在电视里看到开闭幕式上的九环球等出现,我跟家里人说‘看!这是我做的’,感觉特别自豪,很有成就感。”代能武说。 “看着徒弟成为能手,很骄傲” 从出口海洋平台工作船到西昌卫星发射塔架,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厂房升降平台到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多个国家重点工程上,都有代能武的印迹。 电焊工体力消耗大,“一般做我们这行,过了40岁就走下坡路了,眼睛不行,身体也开始吃不消。”随着年龄增长,代能武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传帮带中。 2015年初,武船成立代能武技能大师工作室,这里也成为武船高水平焊接人才的培训基地。 在武船厂区的一角,七八个年轻人蹲在地上,戴着电焊头盔,焊接金属材料。“这是我们的培训基地,他们都是其他厂区派来学习的电焊骨干。” 现已成为全国技术能手的王飞就是代能武的徒弟。“师傅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一次培训,我的工具摆得满地都是,就被师傅说了。”王飞回忆说。 几年来,代能武培训出来的很多年轻人,在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各类技能竞赛上多次获奖,他说:“看到年轻人成为技术能手,我很骄傲。” 因业务精湛,代能武成为其他企业争抢的对象,但他不为所动。对于工匠精神,他的理解是:“执着加创新,几十年如一日,把事情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