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出台的《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自5月1日起施行。 法治副校长是干嘛的法治副校长是指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推荐或者委派,经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聘任,在学校兼任副校长职务,协助开展有关工作的人员。适用范围是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专门学校。 从当前各地实践情况来看,法治副校长多来自公检法系统。 202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据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主任、二级巡视员江继海介绍,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各级法院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加强法治副校长工作意见等规范性文件297件,已有2328家法院的13801名法官担任15332所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有效维护了校园和谐稳定,保护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最高检鼓励、支持各级检察院检察长主动担任法治副校长,走进校园为中小学生讲授法治课。”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副厅长李峰介绍说,截至2021年9月底,全国检察机关共有近4万名检察官在7.7万所中小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四级检察院共有15606名院领导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其中检察长3205名,实现检察长担任法治副校长全覆盖。 公安部也一直高度重视法治副校长相关工作。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经济文化保卫处处长廖崎说,公安部近年来专门成立了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联合教育部、中央政法委持续多年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已选派30余万名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优秀公安民警兼任法治副校长,深入学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助力维护校园秩序持续安全稳定。 法治副校长应参与校园欺凌防治 提起校园安全问题,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校园欺凌,一件件令人痛心的校园欺凌案件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 为防范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部于去年发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等法律规范中都对防治校园欺凌作出专门规定。 记者注意到,《办法》同样提及防治校园欺凌的内容。《办法》规定,法治副校长要参与学校学生权益保护制度的制定、执行,参加学生保护委员会、学生欺凌治理等组织,指导、监督学校落实未成年人保护职责。 “校园欺凌的防治,是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百姓关切的问题。法治副校长的力量加入后,会使中小学防治校园欺凌的防范体系更加坚实有力。”在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大泉看来,法治副校长防治校园欺凌可从多方面发挥作用。 王大泉说,首先是普法教育,要给学生讲解如何防治校园欺凌。还可以督促和指导学校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制定相关制度和规定。同时,法治副校长可以在学校及时发现和制止校园欺凌行为,发现校园欺凌的隐患,防患于未然。此外,法治副校长还可以发挥法治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参与学校欺凌认定委员会等专门机构,更好地认定什么是校园欺凌。对于那些实施校园欺凌行为的学生,法治副校长可以对他们进行训导和专门的普法教育,起到教育和矫治的作用。 防治校园欺凌只是法治副校长的职责之一,《办法》将法治副校长职责拓展为六个方面,包括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开展法治教育,协助开展保护学生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参与安全管理、实施或者指导实施教育惩戒、指导依法治理等职责。 “此前个别地方还存在把法治副校长作为‘摆设’,主要职责就是到学校给学生上法治课的情况。”熊丙奇认为,《办法》最大的亮点就是进一步明晰法治副校长的职责。 邓传淮也指出,明确职责既能为法治副校长更好履职提供依据,也有利于完善中小学治理体系,发挥法治副校长专业能力、健全学校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调动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积极性 《办法》规定了法治副校长的工作职责,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开展法治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