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小情侣出去旅游,到底应该住多少钱的酒店合适?这两天的一个网络热帖,为这个问题吵出了 100 多页。 发帖的楼主是个大四女生,本来要和男友去西安旅游,挺开心的事儿,却在订酒店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 男生没征求女生意见就擅自做决定,女生一吵架就轻易提分手也是感情中的大忌,网友很自然地对双方各打了五十大板。 但是归根到底在这个该花多少钱的问题上,大家的矛盾却无法统一。 当事人女生解释了,两人平时约会就是普通看电影吃饭的开销,并不大手大脚,两人的家庭条件也不差。但就是这次在旅游住酒店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秉持着 " 你知道我们一向是劝分不劝合 " 原则(误)的网友,有的表示很能理解女生这种" 旅游就要住好点儿 "的心理。 俗话说 " 穷家富路 ",旅游本来就很费体力,想住得舒服点没啥问题,何况想要房间有个窗户也不过分。 回帖中就有男生感叹,自己订的酒店其实价格还好,但女朋友也会觉得不妥。有的女生觉得贵的时候,还会给男朋友补贴。 但另一边,也有很多网友表示体谅当事人男生的做法。 毕竟,两人还只是没毕业的大学生,按常理来说都还是在花着父母的钱。男生武断做主固然不够尊重女生,但是他想节省一点的心理,也没有什么错。 因此很多时候,同为大学生的男孩女孩,对花钱消费的概念不太一样。 或者抛开性别因素来说吧,没被富养、或没觉得自己该被富养的那些年轻人,上大学后往往会开始变得特别 " 会过日子 ",因为他们想尽量减少自己对父母的依赖; 那些还没有想脱离父母经济支持的年轻人,则在这方面不会想那么多,以前开销是啥样现在还啥样。 有过来人网友讲自己的经历说,毕业那阵子既不想花爸妈的钱、自己偏偏又没什么钱,穷得啥都剩不下了,确实会让人有种 " 能省则省 " 的心态。这样一来,在旁观者眼里就会显得很抠门。 关于钱的话题争论这么多,归根结底这些矛盾是很直观地反映出,两个人在消费习惯上的分歧。 抛开跟男女朋友交往时做得欠妥的地方,双方的坚持其实都没什么错。 很多拉架的网友都说,你们这问题根本上就是消费观合不来——一个习惯住四星级,一个觉得住 100 块一晚就够了,而且在自己的价值观里都没什么不对的。那外人也没法再调解什么了。 比如有的男网友觉得老婆花钱太大方了,吃一顿下午茶的钱够自己活一天。 但老婆一是赚得更多,二是人家觉得赚钱就是用来花的,享受至上。那这样的情况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还都是人家掏的钱。 但是只要两个人认为这些都是小事,可以好好解决,不会真的发生摩擦和争执就好。 特别是这一代年轻人,会发现自己在分析人际交往中有什么问题时,最后往往得到一个看似无解的结论: 双方消费观不一样,没法整啊。 大概意思指的是,对于该在什么地方花钱,花多少钱,怎么控制收支比例这些问题上,观念和习惯都不一样,甚至无法调和。 特别是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在一个消费选择较为多元的时代长大,耳濡目染了各种不同的消费习惯,也让这些习惯在自己身上培养起来。 尽管大家嘴上都嚷嚷着自己很穷,但仔细一看,大家对该怎么花钱的态度千差万别,各有各的穷法。 有的人管自己的钱,纯看心情。 他们花钱,从来就没个一以贯之的原则,总是容易在心情郁闷、需要宣泄的时候突然挥金如土。 在购物车里放了半年的包,买;在心愿单里进进出出的游戏,买;出手那个阔绰劲儿,仿佛心情不好的时候不是数学变差了不认识价钱了,就是直接瞎了。 但是一等到冷静下来或者月底还款的时候,他们就会恨不得一头撞死,怀疑自己输入支付密码的时候是不是被魔鬼附体了。 其前后变脸反差之大,堪称反向王境泽。 这些人,平时跟个勤奋耕耘的老农民似的,看见啥都 " 种草 "。虽然财力不足以支撑他们想买就买,但他们总能用无数种理论劝自己买: " 只求(快乐)曾经拥有,不求(金钱)天长地久 " " 钱放哪儿不一样存银行也是存,存衣柜里也是存,存主机里也是存,存化妆台里也是存 ……" " 钱消失了吗?没有!它只是变成了游戏 / 衣服 / 包包 / 口红 / 球衣 / 手办们陪伴我呀 " " 就冲你这自制力,早晚都要买的啦,所以早点买最好 ……" 买着买着,就变成了传说中的 " 隐形贫困人口 "。 这种人原则性很强,只要是自己判断出值得花钱的地方,就会毫不犹豫地献上自己的钱包,甭管它是 99 一件的优衣库漫威 T 恤,还是 2000 多的《塞尔达传说》(划掉)switch 游戏机。 就比如出门旅游这件事,有人坚持住宿至上,那么他就算平时住 1000 块一个月的次卧合租,可能旅游时花 800 一晚也不会太心疼; 而有的人可能坚持玩得好才是真的好,酒店可以马虎点,他们在景点门票上花的钱却可能超乎你想像。 再比如年轻人觉得应该买点好东西孝敬爸妈的时候,出手也会很大方,哪怕事后自己裤腰带勒紧点儿;父母特别舍得给孩子花钱、对自己却很精打细算,也是一样的道理。 关键还是人对什么是值得花钱的判断不同。 还有一种人,越来越因为肉疼而强迫自己改变消费习惯。 他们有点类似之前流行的那个 " 隐形富豪人口 " 概念——看起来过得抠抠缩缩的,其实本人的经济条件并没有那么差。 奶茶能喝 coco 就不喝贡茶,T 恤能穿 99 一件的优衣库就不穿 400 多的阿迪达斯,出门能坐地铁就不打车、能骑共享单车就不坐地铁,手头就算只有 1000 块富裕的钱也要投进理财,一天几毛钱的利息也是钱啊。 一回想,他们好像以前上学的时候也没这么拮据啊?聚餐照聚,唱 K 照唱,怎么现在变得这么精打细算? 可能只有真正步入社会被物价压垮的人才知道,是什么逼得人不得不在各个环节上克扣自己的生活质量。 这也导致现在的社会话题出现争论时,越来越多的锅扣到了 " 消费观 " 头上。 比如下面这个来源于网络投稿的话题—— 评论里的网友,几乎没人认同这个 15 块钱奶茶都嫌贵的主人公,要么惊叹 " 这也算贵吗 ",要么嘲笑 " 这么抠就别谈恋爱了 "。 并且大家默契地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这点钱都嫌贵,那以后关于贵不贵的分歧肯定多了去了,两个人肯定过不下去。 再比如这两天一个让网友吵翻天的地方社会新闻: 说成都一对年轻夫妇生孩子之后为减轻经济压力,男方开始戒烟,同时也联合婆婆希望女方(月薪 4000 元)也不要再用 2000 多块一套的化妆品,改用便宜的。 有女网友直言,护肤品就是我的生活必需品,假设我老公让我护肤品降级,那肯定不能接受。 从种种分歧的焦点看来,在现在这个越来越以消费为中心的环境里,似乎关于 " 花钱 " 不可调和的矛盾成了人际交往、亲密关系中难以忽视的重大因素。 可是,很多问题真的纯粹就只是消费观不合的问题吗? 确实,怎么花钱的态度能映射出一些更深入的想法,比如一个人在生活质量中更看重什么,通过对金钱的规划反映对生活的规划,等等。 看似是对待钱的观念不同,其实再深究,也是看问题角度、对待事情的优先级不同。 这样转换思路后,会发现很多事情不是那么不可调和的——毕竟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合拍的人,人和人如果是真诚地想相处,那就难免会把日子过得像砍价。 产生分歧的事上你砍掉一半,他拉回来 50%,各有让步,最后成交。 文章开头那对情侣的矛盾,就有理智讨论的网友指出,也许女生在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方式就有待商榷。 好在发帖女生也是个很讲道理的姑娘,听了别人的建议之后能反省,自己确实一开始是奔着无理取闹的方向去了,打算和男朋友再好好谈谈。 特别是现在的风气是,两性关系中一旦涉及到钱的问题,就被大张旗鼓地引导到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逻辑上: 花钱 = 对人好。我为自己花钱,才是对自己好。你不肯为我花钱花到我想要的那个数,那你就是对我不好。 一有事情,连基本的沟通和调和矛盾的尝试都没有,就直接甩来消费观这口大锅:这点钱你都不愿意花,咱俩没得聊了。 久而久之,好像一切人际问题的根源都变成了花钱花不到一块儿去。 这似乎就本末倒置了——毕竟是人看待问题的基本方式决定了怎么花钱,而不是怎么花钱决定了一个人的本质。 知乎上有个关于 " 为什么有剩女 " 的回答就曾被网友怒喷。答主不能接受相亲第一次约会,对方女生就自顾自地选了家两人 800 块的餐厅,因此把剩女问题归结为这些女生消费观有问题。 一件事中明明到处透露着情商不足、虑事不周、过于自我等等问题,最后却轻而易举地下结论:消费观有问题的人,就怎样怎样。落得一个充满主观偏见的结论。 可是 " 消费观 " 仨字是做错了什么,要给做人本身的不成熟背锅? 而且这口锅说大就大,说小就小,完全取决于人主观上愿不愿意弥合裂痕。 它看似是消费时代发展的洋气产物,可也不应该成为过于自我的挡箭牌。 如果整天拿着冗杂的这个观、那个观去衡量他人,而忽视了最基本的沟通,只想着别人都来契合我,大概也对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没有任何好处,只能让人变得越来越封闭而孤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