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则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上海一位老大爷在去饭店吃饭时,因为店家只提供手机点单而未提供纸质菜单,他便怒斥店员,并要其大声朗读菜名。 当有些网友在质疑大爷的做法有些过分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那些我们年轻一代认为先进发达的互联网新工具,实际上或许正在成为中老年人生活中难以逾越的大山。
有趣的是,当把这个结论套在一些特定的领域中时,情况又有那么点不一样。那些说着不会用扫码点单、移动支付的长辈们,却熟练地操作着微信:在这里,他们会发语音,会抢红包,还用各种鸡汤和传闻“占领”了朋友圈;当他们笨拙地向子女求助如何使用淘宝下单时,另一边却在拼多多上拼单拼得不亦乐乎…… 这也许正是中老年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双重生活”。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 2017 年 12 月,我国的网民总规模已经达到 7.72 亿。其中,10-39 岁网民仍然占据大部分,比例达到 73%;而 50-60 岁及以上的网民虽然目前仅占网民总数的 10.4%,但 60 岁及以上的高龄群体比例却在不断增加。
武汉大学互联网全龄化实践队曾经在 2015 年的时候发布过一份《中老年人使用互联网情况调查报告》,当时的数据显示,约有 33.3% 的老人经常在上网时遇到困难,另有 51.7% 偶尔遇到困难,这两块加起来就已经超过了八成。
在这些地方,中老年网民却异常活跃 虽然不太会用移动支付,但长辈们在抢红包、发朋友圈炫耀孙子孙女的时候,却把各种社交软件用得 6 到飞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来一度被认为与时代脱节的中老年人,已经逐渐成为了微信的新用户增长极。根据微信官方发布的数据,截至 2017 年 11 月 9 日,微信上的月活跃老年用户(55-70 岁)已经达到了 5000 万,而仅仅在两年前,这一数字还是 1263 万。
而在另一份名为《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的报告中,大约 98.5% 的受访中老年用户表示他们会使用微信进行聊天,在他们最常参与的社会活动——旅游、运动健身和广场舞中,微信也已经超越传统的电话,成为他们最主要的组织和联络方式。
除了最基本的通讯功能之外,在微信中进行社交和获取资讯也是他们的乐趣所在。
虽然不像年轻人那样拥有足够强大的新鲜事物学习能力,但这批中老年用户却是潜力巨大的消费群体。根据阿里巴巴大数据,仅在天猫和淘宝平台上就有将近 3000 万的 50 岁以上用户,他们的平均网购消费能力可以达到 5000 元/年;而在京东平台上,2017 年上半年,老年群体的网络消费额增长率也高达 78%。 所以,不要只把眼光放在吸引年轻人身上了,也许中老年人才是下一波用户增长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