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生活 汽车 房产 图片 公益 视频 常识

天下

旗下栏目: 武汉 湖北 天下 历史 民生 体育 文化 热评

长期自己烧水喝和经常买桶装水喝的人,谁更健康?

来源:网络 媒体:武汉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7-29 10:02:03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天喝足够的水对于保持体内水分平衡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有人习惯于长期自己烧水喝,还有一部分人选择桶装水或瓶装水。健康时报 图那么,长期自己烧水喝的人和经常买桶装水喝的人,到底谁更健康?长期喝桶装水面临怎样的健康风险? 2024年1月,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每升瓶/桶装水中平均约含有24万个可检出的塑料微粒。研究截图研究人员首次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天喝足够的水对于保持体内水分平衡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有人习惯于长期自己烧水喝,还有一部分人选择桶装水或瓶装水。

健康时报 图

那么,长期自己烧水喝的人和经常买桶装水喝的人,到底谁更健康?

长期喝桶装水

面临怎样的健康风险?  

2024年1月,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每升瓶/桶装水中平均约含有24万个可检出的塑料微粒。

长期自己烧水喝和经常买桶装水喝的人,谁更健康?(图1)

研究截图

研究人员首次利用新的显光学成像技术,能观测到瓶/桶装水中“纳米级塑料”(小于1微米的塑料颗粒)。这些细小的“纳米塑料”可以通过我们肠道或肺部细胞,进入血液,甚至抵达心脏和大脑。甚至对于孕妈妈来说,还会穿过胎盘,最终进入胎儿体内。

研究还发现:当瓶装水瓶子被挤压或暴露在高温下时,它可能会随着碎片脱落而进入水中。甚至在反复开关瓶盖时,许多塑料颗粒也会进入水。

自来水中就没有“微塑料”了吗?同样有!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饮用水中的微塑料》的分析报告中就指出,在海洋、污水、淡水、饮用水(包括瓶装水和自来水)中均有塑料污染物的存在。

研究发现:把水烧开能大幅降低微塑料    

2024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李战军教授和暨南大学环境学院曾永平教授在《环境科学与技术快报》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发现:把水烧开,再简单过滤,就可能除去高达84%的纳米/微塑料!这堪称最为简单且无害的“净化”水方式,从而减少人类通过饮水所致的微塑料摄入量。

长期自己烧水喝和经常买桶装水喝的人,谁更健康?(图2)

研究截图

研究发现,在烧水的过程中,随着水温的升高(25-95℃),水中的微塑料的去除效率从最初的2%逐渐增加到28%,在100℃时急剧增加到84%。同时,微塑料浓度从原来的30颗粒/微升,降低到4.8颗粒/微升。

那水中的微塑料去了哪里?研究发现,消失的微塑料从水中转移到了水垢的沉淀中,水垢中的碳酸钙可以通过与微塑料共沉淀来达到去除水中微塑料的作用。

长期自己烧水喝和经常买桶装水喝的人,谁更健康?(图3)

烧水的过程中微塑料与碳酸钙结合后沉淀,研究截图

所以,把水烧开喝,在去除微塑料方面更胜一筹!

最后,研究根据全球不同的水质和饮水习惯比较了六大洲共67个地区的成人和儿童饮用开水和自来水摄入的微塑料量,发现每天通过烧开水摄入的微塑料量比通过自来水摄入的微塑料量少2-5倍。因此,更建议大家自己烧开水喝,可减少人体微塑料摄入。

健康时报 图

养成5个习惯

减少微塑料进入人体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医生王茜2023年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刊文中介绍,减少微塑料进入人体,养成这5个习惯。

1.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减少一次性塑料餐具使用,因为使用的一次性纸杯、塑料餐盒、塑料碗勺、包装袋等都是塑料制品;

2. 养成自己烧开水喝的习惯  

自带水杯,最好是玻璃杯、搪瓷杯,或不锈钢水杯。尽量自己烧自来水喝或凉白开,少饮用瓶装水;

3. 别在碗里套塑料袋吃东西  

不要在碗里套塑料袋盛烫食;需要打包最好使用降解盒,自带饭盒更好。因为高温会增加微塑料产生的速率和数量。

4. 养成少用塑料吸管的习惯  

液体接触塑料吸管管壁时,会将微塑料带入体内,而热饮更会增加此风险,一些人喜欢咬吸管,塑料吸管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更多微塑料;

5. 少吃塑料包装的加工食品  

少吃加工食品,加工食品经层层包装,受微塑料污染的风险更高。罐装食品内部一般都涂有双酚A,微塑料难免会降解在食物里。

最后,塑料瓶、塑料袋,别乱扔,垃圾分类放到指定的垃圾桶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避免微塑料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大江大湖大武汉欢迎你♡湖北省武汉市综合生活信息门户网站•更多资讯☛武汉网www.wuhannews.cn
免责声明:
1、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最终指导方案;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均由网友收集提交。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自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与参考,不作商业用途,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亦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本站为信息网络储存空间,武汉网网站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章、图片、音视频等信息)是由用户发布整理上传,对此类分享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无法证实其真实性,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因作品内容、版权有异议或其它问题,请第一时间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生活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公益 | 视频 | 常识

关于武汉网 | 合作洽谈 | 刊例服务 | 服务协议 | 常见问题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9-现在 本地生活门户 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站为非盈利公益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为网友发布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删除。
监督热线电话 合作/建议在线QQ:273275115鄂ICP备2022004376号 法律顾问:张斌律师 湖北武汉生活信息门户 武汉网 生活网 wuhannews.cn

武汉| 湖北| 资讯| 关注| 财经| 手机| 网络| 女人| 娱乐| 情感| 美体| 汽车| 房产| 家装| 美食| 旅游| 指南| 教育| 办事| 健康| 购物| 交通| 职场| 商讯| 常识|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