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妻子VS中国丈夫, 这几个数据给你真相
是的,中国女人真的不容易。
可是,到底有多不容易?
看看这几个数据。
原来离婚时,只有1/6的男性会选择要孩子!
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离婚家庭中,有67%的家庭有孩子。
而离婚时,6个男人中只有1个选择要孩子,其他六分之五都是女性选择单独抚养孩子。
也就是说——
单身妈妈是单身爸爸的5倍,71%男性认为一定要生孩子,离婚时却只有六分之一男性要孩子。 做家务时间, 中国女性全球第一, 中国男性倒数第五。
据有关机构的一项调查,中国男性平均每天家务时间48分钟,排名全球最后第5;
中国女性平均每天做家务的时间是155分钟,每天工作时间为291分钟,排名世界第一。
如果将有偿劳动和无偿劳动加起来,中国女性每天要比男性多工作44分钟。
众所周知,女性劳动参与率,中国世界第一。
即便已经“累成狗”,仍有80%多的中国女性想兼顾事业和家庭。
...... 所以,你们看出来了吗?
男人眼里多点“活”,女人心里多点爱
前段时间,一个帖子刷爆了微博:
只因丈夫4天没有洗碗,妻子提出离婚。
她老公是个宅男,不抽烟不喝酒不出去玩,工作认真,工资大部分都给她,但从来不管孩子,不做家务,甚至公婆生病,都是她带着去医院。
她有段时间工作特别忙,老公每天吃了饭就把碗堆在厨房,堆了四天。
直到她不忙了,自己去洗碗。
她边洗边生气,气哭了,觉得有没有这个老公都一样。
她决定离婚。
家人围攻她,不理解她作什么,不就是四天没洗碗吗?
是啊。看起来只是厨房里四天的碗而已。
丈夫说,“我们也并不存在外遇,平时也没什么大的矛盾,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
但有谁问过,在这之前,她心里堆了多少天的碗,多少顿的饭,多少年的不满?
女人的心,都不是一瞬间变冷的。
她提过意见、诉说过不满,可丈夫哪一次真正当回事儿、放在心里了?
量变引发质变,心理学里的“临界点效应”在感情中,一样适用。
女人为什么需要男人?
说白了就三个方面:
1. 物质需求 2. 情感陪伴 3. 精神引领
工作上,女人可以养活自己;生活中,女人忙前忙后;物质上,女人不用靠男人;精神上,男人又给予不了妻子多少包容和快乐。
于是,越来越多的女人觉得:有你没你,没啥区别。
有句话说:
“大张旗鼓的离开其实都是试探,真正的离开是没有告别的。
从来扯着嗓门喊着要走的人,都是最后自己把摔了一地的玻璃碎片,闷头弯腰一片一片拾了起来。
而真正想离开的人,只是挑了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裹了件最常穿的大衣,出了门,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真正压倒婚姻的,从来不是那几个没洗的碗,而是天长日久累积下来的不堪忍受的琐碎。
哪一次都是小事,但所有小事累积起来,就是钝刀子杀人。
一次两次还不够疼,最后依然能要了命。
男人少逃避,女人更省心
有人说:婚姻的真相,从生完孩子才开始揭开。
但是关于带孩子,爸爸们真的使得上劲儿吗?
前些天看了一则新闻:
深夜,孩子的哭闹声吵醒了丈夫,丈夫起身喂奶又吵醒了妻子。
妻子不满,哭闹了几句。丈夫烦躁到了极点,扭头掐死了妻子。
仅仅喂了一次奶,就已经气急败坏的爸爸有没有想过:
那些年,妈妈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我已经想不起来连续睡3个小时是什么感觉?”—在短片《致敬每一位天生要强的职场妈妈》中,职场妈妈简妮这样说道。
片子里妈妈普通的一天,是千万辛酸妈妈们的缩影: 早上6:30,宝宝的一声啼哭把刚睡了2个小时的妈妈从梦中唤醒。 起床、喂奶、拍嗝、换尿布.....眼睛困到睁不开,但手上的动作却没有任何停顿;
准备好了一家人的早餐,但因为急着去上班,自己只能胡乱塞两口。
踩点到公司,心虚地避开领导不满的眼光。
一边忙得团团转也要尽力把工作做到最好,一边在接到婆婆电话时,焦急地询问担心孩子的身体状况。
交际?不可能的。 下班后的妈妈,拒绝了所有的逛街聚会邀约,急忙坐车回家。
准备晚饭,给孩子喂奶洗澡,陪他玩一会再哄他睡觉。
忙完后,已是深夜。
1点、2点、3点、4点......宝宝又开始哭闹.....哪个当妈的,没见过凌晨的样子! 即便在工作和家庭的平衡中反复挣扎,绝大部分的妈妈都不敢安心放下工作。 就像这个数据,显示的那样。
然而,她们不是不想轻松,是不敢,是不能。 “因为如果不工作,仅靠爸爸一个人工作,根本无力支撑家庭的重负。” 然而有人领情吗? 日剧《未生》里的这句话,完美诠释了职场妈妈的终极辛酸: “职场妈妈成为了罪人,在公司对老板是罪人,在家里对老人孩子是罪人。” 真是吃力不讨好,两边不是人。
可男人们都在干嘛? 应酬?加班?
昨天,群里的鱼姐丢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最近发现,老公开车回来后,经常会独自坐在车中发呆,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
我真的很费解啊,为什么他到家后不是直接上楼,车里到底有什么这么吸引他?其他男同胞也有这样的毛病吗?”
群里立马炸开了锅……
群里的男性朋友树哥,悠悠地开了口:
“车里是一个全封闭的空间,推开车门就是另外一个世界,有很多需要思考需要解决的事情。
柴米油盐就不说了,现在我的身份,是父亲、是儿子、是老公,唯独不是我自己;而在车上可以安安静静的抽颗烟,这个躯体属于自己。”
男人天生,就是“爱逃避”的生物。
女人多是眼睛里揉不得沙子。
对男人而言,遇到问题时,他们更倾向于找到一个“最佳方案”,解决好这个问题。
可一旦无法解决,男人的自尊心/自恋又开始作祟,使他们转向内攻击自己,彻底逃避问题。
可是男人们别忘了,逃避不但可耻,而且没用。
别让你的妻子,在独自承受生活不易的同时,还要面对你这个袖手旁观的冷漠丈夫。
男人多点耐心,女人多点放心
对于妈妈们来说,生活就是四个字——过关斩将。
过了婴儿阶段,孩子终于上了学。然而妈妈们可以歇口气了吗?
不能!
因为还有成吨的作业要帮孩子看!
我家楼上有对夫妻,感情很好。平时连大声嚷嚷都没有过,直到儿子上了小学之后。
他们每天雷打不动地开始争吵。
在吵什么呢?就是儿子的学习问题。
这个爸爸呢,晚上辅导孩子作业,有时候教了两三遍,孩子还是不会,他心里就鬼冒火,冲着孩子吼,“我都教了你这么多遍了,你还不会?”
妈妈心情好的时候呢,会劝说两句,“哎~不会很正常啊,你慢慢教嘛~~”
但是看到丈夫总是这样“虐待”儿子,她心里也开始烦躁,忍不住地朝丈夫吼,“你凶什么凶!你不能好好说嘛!”
丈夫的气势也不低,回怼妻子,“都是你惯的!儿子每天放学就先玩iPad,也不知道认真点,有空就多用功啊!”
妻子听了丈夫这么说,心里更冒火,两个人就开始对吼。
没完没了的家庭争吵,从批改作业这件事彻底拉开序幕。
给孩子批改作业,绝对是妈妈们最头疼的事情之一。
大数据显示,在孩子进入学龄期之后,84%的夫妻会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互相埋怨。
9成是因为爸爸投入的时间精力太少,引发妈妈的不满。
而且,仅有10%的爸爸会主动承担孩子的辅导任务。
《2019年十大辅导作业“后遗症”》 ——90%的家庭里都有“甩锅爸爸”。
可是爸爸们,哪有耐心给孩子辅导作业?
爸爸渐崩式辅导作业,绝对是家庭常态。
比如,讲着讲着把自己气笑:
开始怀疑人生:
逐渐失去耐心......
“上面数乘以下面数得几,你写下面。” 十秒钟后…… “嗯?”
面对孩子的哭声逐渐崩溃:
“你能别哭了吗?”
最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然而孩子完全不买单......
然而上图里的爸爸,尽管不够出色,也已经算爸爸们的佼佼者。
去年父亲节,《家长报》报过一件事:
一小学某班搞了个“爸爸沙龙”,为什么要搞这样一个沙龙?
“因为每次开家长会,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妈妈。”所以老师这次想和爸爸们交流一下。
没想到的是,那天来参加沙龙的,70%还是妈妈。
有两位爸爸虽然来了,却连孩子读几班都不知道。
上海曾经针对16个区县学生家长的抽样调查显示:
由母亲负责与学校和老师联络的占到63%,主要承担家庭教育职责的占到62.4%。
父亲也并非全然不参与教育,但都是间断式的、一时兴起的。
所以有句话叫,孩子“入学拼爹,开学拼妈”,中国孩子的教育几乎全压在妈妈们的身上。
为什么都是妈妈在忙?
我想这里可能有一个问题,简单点说就是:妈妈们还不够狠,啥事儿都大包大揽。
男人做不好饭:“行了行了,我来吧。”
男人做不好家务:“算了,你别管了。”
男人教不好孩子:“你还是别干这事儿了。”
......
于是,男人们给惯的,手上假装要帮忙,心里盼着妻子说“算了我来吧。”
最后,索性都不用假装了,知道还有妻子给兜底呢。
女人啊,你怎么这么傻。
知乎上有一个故事:为了培训自己的丈夫,女人向来只做甩手掌柜,指导男人做饭、做家务。
说不好听的,男人就是要调教。
或者说,要有商有量,互相包容。
感情里就是一张储蓄卡,多存点包容、理解、付出,才透支不满、抱怨。
说白了,婚姻里更多的,不是出轨、家暴这样的大事,而是日复一日的小事儿。
可催婚婚姻的,也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儿;决定婚姻幸福度的,恰恰也都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儿。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 心有助,不孤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