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获取“蝇头小利”的冲动蒙蔽了自己的良知,人就可能做出违心的事情。“在我担任村会计时,虚报自己的妻子为库区移民。究其原因是心存侥幸,没有用党员的标准约束自己,拿了昧良心的钱,我感到很羞愧……”日前,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大坪塘镇纪委查处了一起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违规骗取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案件,受到处分的廖秀成接受调查时后悔不已地说道。(6月9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面对诱惑,在利益面前败下阵来。应该说廖秀成只是众多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一个个例。虽然数额不大,2006年至2017年,十来年间共骗取移民后期扶持资金6750元。但其性质恶劣,以及带来的负面影响还真是不容小觑。一个原因来自身份特殊,该村村支部书记;二是中饱私囊,把扶贫资金用于眷顾亲属;三是骗取扶贫资金长达十一年之久,居然没有露出端倪。或许,没有相关的举报,这份扶贫资金的“红利”还将继续“重复昨天的故事”。难道,对此相关部门真就不知情?谁又成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始作俑者?谁让贫困群众的“保命钱”沦为权力的“自留地”? 近年来,国家对扶贫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日益加大,让一些旁观者或是实施者“红了眼”,想尽办法从中分一杯羹。从廖秀成的案例可以看出,扶贫领域监管存在的薄弱环节毋庸置疑。对于惠农政策、扶贫项目的实施,国家早已提出“项目跟着政策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可事实上,扶贫资金的监管往往成为一句口号,并非制度的设计不完善,而是没有从根本上把权力关进笼子,防止扶贫资金“任人宰割”、“跑冒滴漏”。究其一点,监督不力、责任缺失让造假行为有机可乘。 “蚁穴虽小溃大堤,蝗虫多了吞沃野。”扶贫资金屡被侵占,既与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党性意识弱化、纪律意识淡薄有关,也与当地的一些党员干部责任缺失、履职不力以及相关部门监管缺失有关系。扶贫资金既是贫困地区群众的“救命钱”,更是群众心中的一道亮光。如果任由这种弄虚作假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滋生蔓延,积少成多,不仅让国家财政资金白白流失,使扶贫成效大打折扣,更伤了贫困群众的心,啃食了群众的“获得感”,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为此,除了要严肃惩处违纪者本身,还要深挖细究,根治现象背后透露出的责任缺失、监管弱化、履职不力等问题。 村镇一级是扶贫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是扶贫工作的最终实施者。扶贫工作有无成效,常常要看村镇一级的工作如何,而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也常常出现在这一层级。完善扶贫资金监管,需要内部约束和外部监督形成合力。推动扶贫领域信息公开,让扶贫资金在公众的监督下运行,让任何暗箱操作都难以实现。同时,还要对扶贫项目运作全过程进行记录,消除各环节的监管“盲区”。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盯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群,严查截留、挤占、挪用、拖欠、套取、骗取扶贫物资和资金的行为,以严明的纪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保障,让人民群众在正风反腐中有更多获得感。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限越来越近,慢不得、等不起。腐败不分大小。“老虎”会危害党和国家大业,“蚁穴”也可以使“千里之堤”崩溃。别让扶贫资金沦为权力“自留地”,需要各级监督部门从具体抓起、从细微抓起,一级一级抓,层层严把关,设置好谁动扶贫“奶酪”就处理谁“高压线”。作者:余志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