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地方媒体刊发的长江新城起步区范围示意图 新华网武汉1月5日电(连迅)因为一座新城宏大构思的横空出世,大武汉复兴的乐章开始激越澎湃,旋律明快。在“树立全球未来城市标杆”定位的引领下,武汉翻开由“三镇时代”向“长江时代”跨越的篇章。 “长江新城”绘制宏图 复兴大武汉的梦想,一直萦绕至今。 曾经“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的历史盛景,曾经“驾乎津门,直逼沪上”的城市荣耀,以及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对武汉成为“东方芝加哥”的畅想,都深深融入到这个城市的血液里。 近年来,武汉抢抓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在全国副省级城市排名中迈入第一方阵。 尽管如此,武汉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并无明显领先优势,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站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期,武汉亟需为未来数十年的发展线路描画新的蓝图,标定新的方位。 历史进入新时代。2017年1月22日,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刚刚履新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的陈一新在大会报告中庄严提出,启动规划建设“长江新城”,以超前理念、世界眼光,打造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全面开启复兴大武汉新征程,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 于是,“长江新城”构想横空出世,如巨石击水,激荡江城。 一时间,“长江新城”成为网络刷屏热词,关于新城选址和规划建设,也引发全市上下热烈的讨论和激情的畅想。
图为航拍武汉夜景。新华网欧阳小洁 摄 全球定位突出亮点 国内以长江来命名新城,武汉首开先河。 那么,规划建设“长江新城”意义何在?它与大武汉复兴梦想有何内在逻辑? 履新武汉后,陈一新曾请武汉的官员说一说他们心中武汉最大的亮点是什么。官员们表示,武汉找一个最亮点比较难,但找五六个亮点还是有的。这就是武汉面临的尴尬局面:城市很大,但缺少合力打造的精品,只有高原,没有高峰。 陈一新认为,“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是武汉特有的城市格局。但是,武汉还缺少具有国际影响的城市新区,缺乏代表城市形象的规模化亮点区块,就像天津的滨海新区,上海的浦东新区,广州的珠江新城。为此,武汉已到了规划建设的重要时间节点,需要在三镇之外,建设最亮丽的“第四镇”。 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教授甘德安同样认为,近些年武汉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城市建设缺乏起鲜明引领性作用的亮点板块。武汉急需沿长江主轴寻求一个能够承载武汉梦想,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生态资源丰富、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发展空间。这也是世界城市发展轨迹的自然结果,是现代大城的必然追求。 根据中央要求,在长江流域,武汉要成为长江经济带的脊梁,发展核心引领作用;在中部地区,武汉要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在全国,武汉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而武汉的自我定位是:在全球,要成为世界城市发展中的亮点城市。 在陈一新看来,谋划城市建设要有“一种雄心和决心”。现在干事,要为后面30年打基础。长江新城是复兴大武汉的龙头工程,规划建设长江新城,是百年大计、武汉大业,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长江新城”的规划瞄准的是30年乃至更长的远期目标,太仓促的建成只能是粗制滥造,必须坚持规划一次到位、建设分步实施。“我在任期内只开好头,做好规划、定好标准、划好红线,但功成不必在我。” 陈一新对长江新城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既具有后发优势,又有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秉赋,完全可以打造成世界一流宜居城市。” “今后,人们在中国看城市,就到武汉来!”
图为朝气蓬勃的武汉。新华网欧阳小洁 摄 “四镇格局”谋篇未来 在武汉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长江新城建设迈入新阶段。 2017年7月17日,瞩目已久的长江新城选址终于落子确定。武汉市宣布,长江新城项目落子谌家矶,范围涵盖武湖、谌家矶地区。具体将分三期推进,起步区位于谌家矶——武湖区块,具体方位是东至武湖泵站河,南至长江北岸,西至滠水河、府河,西南至张公堤路,北至江北铁路,约30到5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10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500平方公里。届时将形成“四镇”新格局,再造一个新武汉。 2017年9月30日上午,武汉长江新城工作委员会、长江新城管理委员会宣布成立。党工委与管委会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长江新城对标雄安新区模式,以深化改革破题开路,以创新驱动引领发展,着力在发展理念、工作思路、方式方法上进行全新的探索和创新,意在激发新城的发展活力。 在产业发展上,陈一新表示,长江新城谋求的是引领未来发展,敢代表武汉在世界上“叫板”;承载的是“高效产业、高端经济”,不是最好的东西绝不引进来。 武汉市特别提出,长江新城绝不是传统工业和房地产主导的集聚区,而是瞄准前沿,超前布局,以发展新经济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引擎,构建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高效高新产业集聚区和新民营经济集聚区。 “建设长江新区,集聚国家战略、传承长江文明、承载武汉使命。长江新城为武汉未来30-50年发展预留了空间,必将为复兴大武汉的宏图伟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