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三大制度创新之一、武汉人“敢为天下先”的辉煌记忆—— 汉正街:拉开城市商品流通改革帷幕
今日汉正街,依然商贾云集,守望着城市的繁华与变迁。
上世纪80年代初的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打货人川流不息。 (本栏图片提供:武汉市汉正街市场管委会)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先宏 通讯员 赵燕 阅读提要 汉正街,武汉一条有着500年历史的老街,曾演绎“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繁华。 1979年底,汉正街率先探索在城市恢复发展个体经济,拉开城市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帷幕。 1982年10月16日,全国小商品市场武汉现场会召开,推广汉正街经验,把小商品市场搞好搞活。“对外开放看深圳,对内搞活看汉正街”,一时广为流传。 如今,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已载入史册,但其在市场改革中的解放思想与主动探索,成为武汉人“敢为天下先”的辉煌记忆。 103位“勇士”闯禁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毅然打开。 武汉市政府决定在全市恢复、发展个体经济,并向个体经营者核发经营执照。汉正街正是硚口区工商局的改革试点地。 1979年,汉正街103位“勇士”持证摆摊吆喝,正式拉开中国城市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大幕。 时年39岁的郑举选,就是“吃螃蟹者”之一。他与102位无业街坊,冲破计划经济的桎梏,领到了首批小百货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那时,小到一枚纽扣,大到一辆汽车,都必须严格按照“政府下达生产计划——企业生产——国有商业部门收购后定价销售”的路线图运行。 时任硚口区工商局局长任正运介绍,当时决定恢复和发展个体经济的初衷之一,就是安置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待业青年。 但实际上,汉正街最早的103户个体户,大多数是重操旧业的老商贩,真正的待业青年并不多。“那时,大多数人都不敢贸然从商,当个体户风险太大。”任正运说。 “终于能堂堂正正做生意了!”有“盲侠神商”之称的郑举选,一分钱一根的针,他一年能卖出1亿根;一角钱一粒的打火石,他一年能卖出2吨…… 从汉口利济路到永宁巷口子,1000多米的老街里,个体商户们就地摆摊,南来北往的顾客带着新奇的目光,打量着,询问着,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 一传十,十传百,汉正街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声势越来越旺。 《人民日报》社论一锤定音 汉正街的个体户们打开了传统商业模式的缺口,但他们的“冒险”行为也引来此起彼伏的质疑。 一家很有影响力的媒体甚至刊发了一篇颇具杀伤力的文章:《汉正街是社会主义吗?》。 时任武汉市工商局局长金邦和带着10多个人,蹲点汉正街调研。把口子,清理进场人数;到摊子上,连续记录3天营业额;到个体户家中,盘点小商品存量……10多天“解剖麻雀”得出一个结论:开放市场利多于弊,应当允许存在。 1982年8月26日,《湖北日报》刊发报道,对汉正街的探索给予肯定。报道分析了汉正街日用小商品市场的特点和发展的原因,认为:个体户搞日用小商品的批量销售既是实际存在、又是实际需要,它对三类日用工业品下乡疏通了渠道,对国营商业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是流通领域里的一个突破。 仅仅两天后,《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称赞汉正街搞活了市场、方便了人民生活、扩大了劳动就业,起到了国营和集体商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肯定汉正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风向标”。 争论声戛然而止。20世纪80年代,汉正街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典范,全国各地的人都来淘金。 1982年10月16日,国家工商管理部门正式允许汉正街个体户批量销售国家计划产品,允许厂店挂钩,允许长途贩运,允许价格随行就市。 有了政策撑腰,个体户、个体经济的腰杆硬了起来。加入汉正街的商户越来越多,汉正街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对内搞活的一个典型。 汉正街何以“买全国、卖全国” 挣脱了思想束缚,汉正街迎来大发展,一跃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天下第一街”。 汉正街的星星之火,点燃了我国小商品市场的燎原之势。带动了流通领域改革步步深入,城市改革层层推进。一时间,全国商品市场发展风起云涌,市场经济大潮迅猛涌动。 到上世纪90年代,仅1.67平方公里的汉正街,凭借60多个专业市场、150万吨的年货物吞吐量,成为华中地区最大商品集散地。 改革开放之初,为什么汉正街能站上时代潮头?它又何以能做到“买全国、卖全国”? 有学者指出,这是因为汉正街具有不可多得的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更是因为,汉正街人在改革开放旗帜下,进行了体制机制创新。 当时,商品流通领域被国营企业垄断,各地日用商品短缺情况严重。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对小商品的需求也日益旺盛,汉正街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逐渐成长起来的。汉正街实行了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所有制结构变革,打破了国有和集体企业对商业的垄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淮曾评价,“汉正街模式”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三大制度创新之一——“小岗模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首钢模式”(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工业企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而“汉正街模式”是城市商品流通体制的重大创新。 “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思想、理论领域里开启了一扇追求真理的大门,那么汉正街则是在实践领域,开拓着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发展途径。”湖北省作协原副主席刘富道在他所著的《天下第一街——武汉汉正街》中说,汉正街人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断突破计划经济束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成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风向标”,也由此成就了“天下第一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