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长江中游特大城市、湖北省的省会,中国重要的工业、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土地面积8494平方公里,人口1200万。
武汉是中国著名的江城,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的壮美景观。武汉也被誉为“百湖之市”,拥有全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和众多湖泊。城市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武汉具有3500年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武汉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之地,也是国内科教名城,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三。武汉的高新技术产业、汽车产业和商贸流通产业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 武汉是中国高速铁路的中心,乘坐高铁至北京、上海、重庆、深圳、香港等城市均在五小时左右。武汉是中国中部航空枢纽,拥有40条境外直达航线,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四大洲的城市。 武汉是中国中部旅游中心城市,“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长江三峡旅游线的门户,拥有黄鹤楼、东湖生态旅游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等3个国家5A级景区。武汉的梅花、樱花、荷花、杜鹃等享有盛誉,WTA武汉网球公开赛、武汉园博会、汉秀、万达世界电影乐园、武汉欢乐谷、极地海洋世界等都是武汉不可错过都市旅游文化精品。 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曾以“大”冠称的只有上海和武汉,只是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大武汉”的称呼才不被经常提起,近几年随着武汉的飞速发展,“大武汉”开始频繁被各界所沿用。 武汉,又称江城。诗仙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诗中的名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就以“江城”代指武汉地区,可见早在1300年前,武汉即有“江城”美誉。武汉三镇鼎立,坐拥两江,万里长江与其最大支流汉江在此交汇,可谓是城在江中、江在城中,江城美誉实至名归。虽说诗中“落梅花”是古代汉乐府名笛曲《梅花落》的倒置,却使梅花由此与这个城市有了不解之缘。1983年,梅花当选为武汉市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君子”,它们迎风傲雪、坚忍不拔,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被视为高洁和气节的象征。梅花当选武汉市花也寄托了武汉人在精神上的追求。江城武汉不仅有江还有湖,上百个湖泊如片片美玉撒落在武汉,所以武汉也有着“百湖之市”的美称。如此丰富的水资源,加之武汉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使得有“植物活化石”之称、超过1亿年历史的水杉树在此生繁衍成林。水杉是中国“植物中的大熊猫”,全世界所有的水杉树都来源于中国。在梅花成为武汉市花的同时,水杉也当选为武汉的市树。 方位与面积 武汉 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江汉平原东部、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是中国地理的中心,与全球几个主要城市的时差为:芝加哥10小时、巴黎7小时、莫斯科5小时、东京1小时。 武汉是中国少有的特大城市之一。据《2011武汉市地理信息蓝皮书》公布,武汉辖区总面积为8494.41平方公里,其大小约是欧洲国家卢森堡的3倍,相当于8个香港、12个新加坡。截至2010年,武汉市主城区总面积为493.76平方公里。武汉市域境界长度(周长)达977.28公里,接近武广高铁的长度(1068.6公里)。如让300公里/小时的高铁围绕武汉跑一圈,需要花上3个多小时。 历史与文化 武汉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建城史可上推至3500年前的盘龙城,比已知的几座古城西安建城3100年、北京建城3000年、广州建城2000年都要早。在武汉的发展史上,更是不乏有天下四大名镇、东方芝加哥等艳称。 武汉在地域文化中属于楚文化。享誉天下的《离骚》即是楚辞中的杰作,是楚文化的代表。屈原也曾在武汉东湖畔行吟作辞,为此东湖还有行吟阁一景。武汉是黄鹤故乡,也是源于古时北崇龙南崇凤的图腾崇拜,之后才有了众所周知的龙凤呈祥,常说的“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也是对此的延续,只是在流传中被人误解成了贬义。随着历史的推移,武汉又产生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知音文化、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木兰文化、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首义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屈原、关羽、李白、岳飞、张之洞等历史名人更是使武汉的历史文化光彩熠熠。此外,武汉还有汉绣、汉剧、武汉杂技、武汉面塑、湖北大鼓、湖北评书等近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济与发展 早在上世纪初,武汉经济即“驾乎津门,直逼沪上”,经济规模仅次于上海,故有“大武汉”之称。直到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后期,武汉在全国城市中的经济排名才逐渐下滑。近年来武汉经济飞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武汉经济总量实现“三级跳”,连续跨越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三个台阶,五年年均增长14.8%。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武汉经济总量更是突破6500亿,重回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其中千亿元产业由1个增至4个;工业投资同比增长近40%,跃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高新技术产值首超3000亿,列国家第一梯队。大武汉正在快速复兴中! 交通与运输 在我国经济地理中,武汉处于天赐之天元地位,与邻近的长沙、郑州、洛阳、南昌、九江等大中城市相距600公里左右,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西安等特大城市均相距1200公里左后,自古就有“九省通衢”的称谓,水陆空交通都非常发达。2009年,武汉获批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 武汉是因水而兴的城市,早在明清时,誉为天下四大名镇之一的汉口即是以“船码头”著称,汉口开埠后更是因水运成为中西部贸易中心,新中国成立后,武汉港一度成为全国内河第一大港。自2009年启动武汉新港建设后,武汉水运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2010年年底武汉新港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据《2011中国内地港口城市空间价值评估(蓝皮书)》公布的国内十大港口城市价值排名,武汉跃居国内第七大港口城市。 武汉是全国铁路四大主枢纽之一,京广铁路、汉丹铁路、武广高铁、合武客专、武九客专等多条铁路在此交会,并拥有汉口站、武昌站、武汉站三个全国大型的火车站。 武汉是华中地区的航空中心,还规划了临空经济区,其中天河机场是国内继首都国际机场之后第二个重点航空基地,是中部地区唯一能起降世界最大客机A380的机场,机场等级标准为4F,是目前国际机场上的最高等级标准,能够直飞香港、台北、巴黎、新加坡、东京、首尔等国内外大城市。 人口与民俗 截至2011年末,武汉常住人口达到1002万人,其人口规模与与希腊、突尼斯、葡萄牙相当,约是丹麦、新加坡、爱尔兰、新西兰这些国家的2倍。 武汉人把自己的方言称作“汉腔”, 著名国学大师、语言学家章太炎曾一度主张以武汉音作为汉语的标准音。武汉人把吃早餐称为“过早”,通常过早都不在家中,并多以热干面为主;把游泳叫作“玩水”,是夏季武汉人最喜欢的运动;他们打的麻将即是有名的“红中赖子杠”。一年中武汉有很多节日,有国际渡江节、国际杂技节、国际旅游节、国际赛马节、梅花节、樱花节等。每年正月初武汉人还会到汉阳归元寺去祈福、数罗汉,到了夏季除了玩水,武汉人还常常会到江滩、公园等处乘凉,同时开展各项娱乐活动。 资源与环境 武汉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白鹳(guàn)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珍贵稀有水禽;水生动物中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白鳍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已宣告功能性灭绝,江豚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还有名扬全国的经济名贵鱼种“武昌鱼”。武汉有着全国四大梅园之首的东湖磨山梅园,还是世界三大樱花之都,东湖的中国荷花研究中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荷花品种资源圃,是世界上拥有荷花品种最多的地方。“植物中的活化石”水杉树更是在全市广泛分布。已查明的武汉矿产资源中,建材类和冶金辅助原料类非金属矿产的资源储量占了绝大部分,且矿床(矿产地)规模较大。 武汉水资源丰富,2010年水面总面积2117.6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5%,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水资源总量76.6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73.2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2.09亿立方米。2006年,武汉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排名31个入选城市之首。2010年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现在的武汉正在向生态之城迈进。 景点与美食 武汉是全国的旅游大市,有着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黄鹤楼、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大桥、纪念首义第一枪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全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全国最长的步行街汉街及楚河、全国最大的沿江江滩公园等诸多知名景点。 武汉美食名满全国,热干面、豆皮、面窝、麻烘糕、欢喜坨、糯米包油条、烧梅、东坡肉、武昌鱼、鸭脖等不胜枚举,并且有户部巷、吉庆街、首义园等多条美食一条街,武汉人更是有“早吃户部巷,晚吃吉庆街”的说法,可见武汉的美食之多和美食文化的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