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持2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武汉市围绕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创新平台。 据介绍,武汉开工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的脉冲强磁场优化提升、作物表型组学及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等3个设施;全力推进精密重力测量设施建设,确保2023年建成投用;积极推进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及武汉先进光源研究中心建设;创造条件开展农业微生物、碳捕集及利用、聚变中子源等设施的前期预研工作。 加快在汉7个湖北实验室建设发展。整合全省人才等创新资源,集聚国内外战略科技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尽早建成高水平实验室,努力在优势领域争创国家实验室。 加快新获批的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江汉大学精细爆破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确保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验收。统筹兼顾、分类支持其余2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积极推动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报。 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快建设新获批的华中科技大学牵头的数字建造、智能设计与控制两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建设发展,围绕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谋划建设新型市级技术研究机构。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积极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各类企业技术研发机构,推动生产线上搞科研、实验室里谋转化成势见效。 加快把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建设成为技术孵化、成果转化交易、创业风险投资、人才引进、共性技术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一体的集成平台。通过发挥其鲶鱼效应,激发全市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的活力,从体制机制上解决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难的问题。 加快谋划建设各类检测、检验、认证等共性技术平台,为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提供系统的支撑服务。在推动12英寸集成电路、半导体热电芯片等中试平台建设的同时,围绕重点产业,挖存量、拓增量,布局建设更多中试平台。 打造众创孵化平台据介绍,全市国家省市三级111家孵化器、189家众创空间和55家星创天地走专业化提升、精细化服务的道路,成为创新创业的策源高地。 武汉市以每年不低于100万平方米的规模布局建设创新街区、创新园区和创新楼宇,推动城市更新、产业转型与创新创业的深度融合,为实现全市域创新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载体。 为大学生留汉创新创业量身定制相关政策,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同时,以创新地图为指引,发挥政府的统筹引领作用,串联起人才、平台、资金、产业、园区等创新要素,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