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城市主导战略——从0到1,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武汉多项重大科技成果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从1到N,以创新驱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武汉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和生物医药等四个产业,成为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从9到1,“9个城市就是1个城市”,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在即。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这5年,武汉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总体定位,扛起省委赋予的“一主引领”重大责任,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从0到112月10日,中国智能汽车制造在武汉实现突破:我国首款车规级7纳米智能座舱芯片在汉正式发布。 这是武汉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又一进展。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武汉的城市追求。 为了这一追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武汉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行动方案》《武汉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工作方案》《武汉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能工作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统筹安排,全力推进。 5年来,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武汉公布“揭榜挂帅”项目榜单,从0到1挺进“科技无人区”,在核心技术、科创平台、自研产品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从0到1,心中有国。5年来,武汉紧盯国家需求,自主掌控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电动汽车用功率半导体模块是新能源汽车的“最强大脑”,近80%的市场份额被国外企业垄断。今年,“东风造”功率芯片模块生产线投入量产,年产30万套,其总体性能与国外产品相当,价格便宜一半。 自2016年以来,武汉在多个高端产业项目科研攻关上取得重大突破。仅在汽车芯片方面,就自主研发出了高性能车规级数字座舱芯片E系列、全栈AI语音芯片V系列、先进驾驶辅助芯片AD系列、微控制处理器M系列等多款核心产品的芯片矩阵。 ——从0到1,手中有剑。最近这5年,武汉加速建设大科学装置,打造“国之重器”。 今年,33岁的李靖从国外回汉,在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担任教授。“对未来一二十年的发展,我充满期待。”李靖介绍,这个中心的脉冲磁场强度水平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另外,武汉在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正在加快建设。 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区域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全面启动,7家湖北实验室已实体化运营。 ——从0到1,脚下有泥。武汉创新企业甘坐“冷板凳”,埋头苦干,5年来啃下不少“硬骨头”。 民营企业高德红外投入相当于全年营业收入的费用开展自主研发,顶住了短时高科研投入低产出等种种压力,耗时10多年研发“中国芯”,使我国跻身国际红外探测器芯片技术最前沿。 埋头苦干的创新企业不只高德红外,武汉有一批。市委市政府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加速创新企业的发展。5年来,全球首款128层三维闪存芯片、全球第一个用水稻生产的一类创新药、我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国内首台高精度量子重力仪等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在武汉诞生。 从1到N以0到1的创新为支撑,5年来,武汉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从1到N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动实现更多从1到N。 12月5日,国内首条自主研发的质子交换膜产线在汉投产,实现了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对比国外同等产品,成本降低了很多”。 氢燃料电池车被视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风口。我市将氢能列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新兴产业”,绘制产业突破发展行动方案,力图形成千亿元氢能产业集群。 “武汉经开区已布局东风、国家电投、武汉理工氢电科技、众宇动力、雄韬氢能等一大批氢能领军企业,基本覆盖从质子交换膜、膜电极、氢燃料电池电堆到氢能整车生产制造的全产业链,氢能产业集群态势初显。”武汉经开区先进制造产业区负责人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些企业大多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具备批量化生产能力。” 在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等产业政策推动下,产业链与创新链不断对接,现代产业体系在这5年里加速形成。 12月3日,武汉华星光电签署协议,在光谷投资扩建第6代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t5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150亿元。 这5年,武汉华星光电不断加快投资步伐。总投资160亿元的t3项目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低温多晶硅单体工厂;350亿元投资的t4项目也已实现量产。 以武汉华星光电为代表,武汉迄今已聚集“光芯屏端网”核心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500余家,2020年产值约26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 目前,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及服务、生命健康等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正在武汉加速崛起。 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5年来,武汉紧抓工信部连续两年在汉召开“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科技部在汉试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机遇,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面向企业实施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揭榜挂帅”。 产业数字化,联想武汉产业基地日产能是5年前的2倍多。 “现在日产能超14万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5年前日产能只有六七万部。”联想武汉产业基地全球计划订单交付总监陈淑莉说,联想武汉产业基地4年来累计投入5亿多元。5G+物联网自动化组装标杆线“量子线”,将生产效率提升一倍。“凤凰线”则可对包装工艺进行自由组合适配,整合生产、设备等海量运营数据,实现整线数字化管理。 数字产业化,华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在汉落地,一年产值翻了20倍。 今年,国内最大的光纤传感安全监测设备提供商“理工光科”,加入鲲鹏生态。长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启用一年多以来,已对接350余家知名企业,268个解决方案完成了鲲鹏技术认证并获取兼容性证书,这为武汉市企业增加创收1亿多元,构建起了百亿级的产业生态圈。 在党和国家关心下,在武汉全市上下努力下,武汉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不断扩大,目前已超过了四成。 从9到1由1到N形成的发展新动能,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中,从武汉延展到其他8个城市。“9个城市就是1个城市”,一方面自我发展,一方面协同发展,武汉城市圈从“9到1”的步伐不断加快。 加快推进“科技同兴”是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武汉资源就是城市圈的资源,武汉实施了《武汉城市圈科技资源共享合作协议》《武汉城市圈科技平台共建合作协议》,实现科技同兴协同发展。 近两年,武汉城市圈九城汇聚力量,释放创新“第一动力”,引领发展的新动能,扩出武汉,在武汉城市圈激荡。 武汉城市圈一揽子同城化创新正在实施,9城一起共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长江新区,持续推进产业园合作。 这个月,鄂州葛店开发区内,总投资120亿元的三安光电项目刚刚启动试生产,其产业链上游的华星光电,在光谷增资扩建生产线,向全尺寸显示产业全球领先升级。 上个月,黄石市人民政府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约,共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此前,依托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武汉高校院所100多项科技成果在黄石转化应用。 经过近5年努力,武汉城市圈逐步形成了“研发在武汉,转化在城市圈;主链在武汉,配套在城市圈;融资在武汉,投资在城市圈”的创新发展局面。 沿着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不断延伸到城市圈。 在鄂州:2016年以来,该市与华中科技大学牵手,建设华科工研院,投产华工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在新兴的智能化激光加工行业,能实现万瓦级高功率及如此产能的,华工科技排进了国内前三。 在潜江:武汉企业长飞光纤的潜江科技园,自2017年一期投产,至今已建成四期。在其带动下,晶瑞股份、鼎龙控股、达诺尔科技、中巨芯科技、北旭电子、和远气体等行业龙头相继落户,潜江“光芯屏端网”配套产业已蔚然成军。 在黄冈: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今年开园。目前已引进落户10余个项目,总投资逾40亿元。其中,由华星光电配套企业投资1.5亿元,建设优达光电材料项目,目前已建成投产。它所生产的OCA光学胶,通过武鄂高速公路30分钟就能到达武汉华星光电。 今年发布实施的《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显示,到2023年,武汉城市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将达到9000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5%。 来源:长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