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生活 汽车 房产 图片 公益 视频 常识

武汉

旗下栏目: 武汉 湖北 天下 历史 民生 体育 文化 热评

武汉一边大手笔减税降费 一边高水平民生支出

来源:网络 媒体:武汉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30 08:44:52
摘要:今年的武汉,减税降费力度很大,但是民生支出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武汉总是千方百计提高民生福祉,“民生大礼包”不断充实新内容,覆盖更大范围,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武汉“民生大礼包”惊喜不断

连续35℃以上高温,武汉进入人们熟悉的夏日模式。但是今年,空气中多了一阵阵“清凉”——全城1400余个有空调有娱乐设施的社区纳凉点,全部向市民开放;42家游泳场馆免费向青少年开放20天;街头补植的7.4万棵大树立竿见影,为无数行人遮荫送爽……

今年的武汉,减税降费力度很大,但是民生支出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身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明显感觉到,在公共收入增长的趋势下,只要财力允许,武汉总是千方百计提高民生福祉,“民生大礼包”不断充实新内容,覆盖更大范围,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多儿童,暑期去哪里?免费开放171个托管班——家长的棘手难题得到大大缓解

上周武汉举办了一场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全国专家研讨会,会上披露了一组数据:截至去年底,武汉市0-18岁户籍儿童人口数量已达147.8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6.7%。

这么多孩子,暑假去哪?成了一大难题。7月5日开始,武汉市在全市免费开放171个暑期托管班,有专门的老师,还有超过12000项的实践活动课程,小学生都能参加。

除此之外,42家指定游泳场馆免费向青少年开放20天,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预计,今年将会有近30万人次中小学生从中受益。

而住在阅马场一带的孙爹爹,更关心自己的老年证还可不可以免费进入黄鹤楼,一年能去几次?官方的数据回答说,黄鹤楼、东湖落雁景区、武汉植物园、武汉动物园、九真山等武汉不少景点,针对60-64周岁老年人推出了凭老年证或身份证半价、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凭老年证或身份证免费的优惠政策。

一位汉口的市民在城市留言板建议,希望天然气圈存可以“足不出户”。相关部门很快研发并推出了无源蓝牙卡,方便市民在家圈存。武汉也将因此成为全国首个大规模实现蓝牙卡缴燃气费的城市。

城市发展,市民受益。从解决老百姓最关切的问题,到补齐社会公共服务短板……武汉跨越发展的每一步,都把市民最盼、最急、最想的事,当做未来工作的着力点,政府干的,都真真切切是市民期盼的。

减税降费超140亿元,民生支出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当下,在青和居、青宜居、常青花园等等很多社区食堂,居民们花10元左右就能吃到卫生可口的饭菜。这些食堂有一个全国叫得响的名字,“幸福食堂”,子女不在身边的武汉老人们,每天能就近享用,夏天还有绿豆汤等时令饮食,只收成本价。

在这些社区,还配备了卫生服务中心,建了卫生服务站,有的还引进了民营医院,形成“15分钟生活服务圈”,一般的小病家门口都可以看。一些与各个家庭关系紧密的名医,正在这些社区里成长起来,如新近被评为“中国好医生”的黄莹,汉水桥街社区的群众几乎个个认得她。

武汉推行这些群众急需的福利,今年有个更特殊背景,那就是“减税降费”,全市半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40亿元,“三公经费”等按5%比例压减,政府日子越来越紧。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全市民生支出834亿多元,同比增长14.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3%,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武汉市CPI同比上涨3%,其中食品价格涨了6.9%,触发物价补贴联动机制启动条件。相关部门立即发布通知,为城市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发放补贴。

“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我们就要努力去办。” 不久前,武汉市再次上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715元,提高至78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580元,提高至635元。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表示,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心相印、同甘共苦。

天蓝、水净、岸绿、城靓,让每位市民在武汉生活更方便更愉悦更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两江四岸灯光秀、东湖绿道,是当下武汉最火的两大旅游“IP”。

今年“五一”期间,武汉接待游客932万多人次,“五彩霓裳”的滨江美景,令两江游客流翻倍。

清爽的岸线扮靓长江沿岸,绿道为城市装上“绿心”。今年以来,武汉市开展长江、汉江两江核心区港口码头岸线资源优化调整,百余个码头完成拆迁迁移或签订搬迁协议;自东湖还湖于民,启动江湖联通“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以来,水质如今呈现出40年来最好水平。

举世瞩目的“东湖会晤”去年在武汉举行,城市迎来高光时刻。经济发展活力的标志,不再是“处处有烟囱、到处冒黑烟”,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守护大江大湖大武汉的碧水蓝天。

一个例子足以见证观念的转变。这几年,武汉的园林和林业工作者利用高清卫片和地面调查,建立数字化地图,在城市硬生生“挤”进16万株大树,一年新增绿地600公顷。到2018年,武汉市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8819.29公顷,而在2010年,这一数据只有5773.14公顷。8年间,公园绿地面积增加近53%。

前些日子一次调研中,武汉市主要领导来到青山江滩罗家港入江口,公园坡地与周边绿化带等融为一体,亲水平台、骑行绿道已见轮廓。市领导看后指出,我们把公园建设得这么漂亮,如果水没有治理好,“亲水”还是一句空话。

城市在行动。目前,武汉市以“三湖三河”为示范,全面铺开全市河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清源”“清管”“清流”三清行动,促进河湖水环境持续改善。新近国家水利部推广中心专程来汉接洽,想要推广武汉“控污截污、生态修复、自我恢复”为主导的湖泊生态治理模式。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要让每一位市民在武汉生活更方便更愉悦更幸福。”武汉朝着这个目标坚定拓进,蹄疾步稳。

☺大江大湖大武汉欢迎你♡湖北省武汉市综合生活信息门户网站•更多资讯☛武汉网www.wuhannews.cn
免责声明:
1、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最终指导方案;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均由网友收集提交。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自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与参考,不作商业用途,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亦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本站为信息网络储存空间,武汉网网站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章、图片、音视频等信息)是由用户发布整理上传,对此类分享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无法证实其真实性,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因作品内容、版权有异议或其它问题,请第一时间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生活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公益 | 视频 | 常识

关于武汉网 | 合作洽谈 | 刊例服务 | 服务协议 | 常见问题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9-现在 本地生活门户 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站为非盈利公益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为网友发布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删除。
监督热线电话 合作/建议在线QQ:273275115鄂ICP备2022004376号 法律顾问:张斌律师 湖北武汉生活信息门户 武汉网 生活网 wuhannews.cn

武汉| 湖北| 资讯| 关注| 财经| 手机| 网络| 女人| 娱乐| 情感| 美体| 汽车| 房产| 家装| 美食| 旅游| 指南| 教育| 办事| 健康| 购物| 交通| 职场| 商讯| 常识|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