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生活 汽车 房产 图片 公益 视频 常识

武汉

旗下栏目: 武汉 湖北 天下 历史 民生 体育 文化 热评

武汉将新建城市绿地2000公顷 相当于50座黄鹤楼公园

来源:网络 媒体:武汉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16 17:34:02
摘要:“一城秀水半城山”。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城市格局世上少有,山水形胜、四季分明的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楚风汉韵、南北交汇的地域文化特征鲜明,园林和林业发展条件十分优越。

“一城秀水半城山”。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城市格局世上少有,山水形胜、四季分明的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楚风汉韵、南北交汇的地域文化特征鲜明,园林和林业发展条件十分优越。今日,楚天都市报记者从武汉市政府新闻办“礼赞新中国喜迎军运会”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获悉,近几年来,武汉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际湿地城市为抓手,实施“绿满江城”、“迎军运”园林绿化大提升、“花开三镇”行动等一系列举措,大幅提高城市绿量,力求实现“大绿大美大武汉、生态宜居新典范”。

会上透漏,2021年,第十四届国际《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将首次在中国武汉举办,武汉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际湿地城市,也即将启动实施“精致园林3年行动计划”。按照计划,到2022年,武汉将新建城市绿地2000公顷,相当于新建50座黄鹤楼公园;城乡植树1100万株,相当于人均种植一棵树。此外,还将新增造林绿化3万亩,森林抚育精准提升30万亩。

绿满江城造林2万亩

近年来,围绕生态化大武汉建设,武汉陆续实施了“绿满江城”三年行动,累计造林14.7万亩;实施“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累计完成54座破损山体1.28万亩生态修复;实施“精准灭荒”2.24万亩,实现三年任务一年完成;去冬今春开始,实施“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工程,计划用两年时间在长江、汉江两岸总长360公里的岸线上造林2万亩,打造成滨江滨水的绿色生态长廊,目前已完成1.1万亩,累计植树100余万株;推进府河等生态绿楔建设,逐步形成“一心一珠、两轴三环、六楔多廊、蓝绿织城”的生态格局。

同时,开展森林抚育,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森林生态系统不断完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提升。截至2018年底,全市林地面积226.5万亩,其中森林面积181.6万亩,森林覆盖率22.88%,森林蓄积量533万立方米。

据统计,全市森林生态系统年固定二氧化碳157.52万吨,释放氧气110.48万吨,调节水量2.74亿立方米,固持表层土壤量171.2万吨,年服务总价值为220亿元,其中生态效益价值152.41亿元。

 

街头公园成为朋友圈的“新宠”

武汉先后建成了园博园、张公堤“一带十园”城市森林生态带、戴家湖公园、东湖绿道、机场二通道湿地生态带等精品园林项目,多次荣获全球C40城市大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高水平提升了东湖路、三阳路、解放大道、汉阳大道等示范道路绿化,和水果湖、解放公园路、体育中心等示范片区绿化。

实施“迎军运”园林绿化大提升,突出大树大绿,累计植树近16万株,其中,补栽大规格行道树7.4万株,大树已成为街头可辨识度最高的园林景观;积极推进居民身边增绿,加大街头公园、林荫道、绿道建设,累计新改续建公园广场72座,建成街头公园109个,林荫道201条,绿道1573公里;实施高架立柱立体绿化,对四环线内1万余个高架立柱种植爬藤植物,给钢筋水泥披上了“绿裙子”,让市民穿行在森林之中,让城市变得更有生命力。

截至2018年,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20947.31公顷,绿化覆盖率39.55%,比1997年增加了8.47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61平方米,实现“500米见绿、1000米见园”,市民出门赏绿休闲更便捷,得到市民广泛点赞。

 

花开三镇四季开启“美颜模式”

近几年,武汉大力推进“花开三镇”行动,积极打造武汉新花城,使武汉三镇一年四季有花可赏。我们在城市道路、公园广场、街头绿地等大量种植月季、樱花、紫薇、山茶等花灌木,将城市拆迁空地、未开发闲置空地进行临时绿化,种上波斯菊、非洲菊、柳叶马鞭草等各种时令花卉,改造成花田花海,成为武汉市民的热门打卡地。

今年春季,全市百万株月季竞相开放,惊艳江城。当前,紫薇正盛,成为街头当仁不让的“花旦”。园林部门通过花期调控等技术措施,预计到军运会开幕前夕,百万月季、紫薇和花田花海将再度绽放,喜迎四海宾朋。

美丽乡村农民幸福感“爆棚”

林业、农业都是美丽乡村的建设者,武汉积极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采取多种形式建设美丽乡村,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都市田园综合体、乡村休闲游、特色小镇等有机结合,推行四个一工程。城乡生态面貌得到显著改善,林农经济收入快速增长,广大农民的幸福感显著增强。

每个村建设1条生态林荫道,改造1片湾子林,发展1处产业基地,增加1个花果驿站,累计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2个、绿色乡村400个,打造了黄陂木兰花乡、蔡甸花博汇、江夏安山、东西湖柏泉等一批复合型郊野公园,初步形成了黄陂木兰生态旅游区、新洲桂花大道、江夏梁子湖、蔡甸九如鲤、东西湖石榴红、汉南欧洲风情等6条美丽乡村发展带,成功打造了江夏小朱湾、黄陂杜堂村、蔡甸大金湾、新洲旧街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示范典型。

 

借互联网春风全民参与绿化

在全国率先建立“互联网+义务植树”,搭建线上线下义务植树平台,创立“众森家园”绿化基金,每年参与人数达百万人。大力开展绿色示范创建活动,评选园林式小区100个、园林式学校120所、园林式示范学校74所、美丽乡村学校71所、花园家庭556个,建设社区“绿色驿站”100个,不断扩大“绿色根据地”。

积极推进生态研学,开展公园大课堂,推出植物导师课,开展自然教育笔记评选,编辑出版《武汉植物笔记》《一本会发芽的书》《一本会开花的书》,入选“2019年武汉市优秀科普作品”,武汉自然教育“城市模式”在全国推广。持续开展惠民送花,组织社区园艺沙龙,举办迎春花市、家庭园艺展、金秋菊展等花事活动,不断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大江大湖大武汉欢迎你♡湖北省武汉市综合生活信息门户网站•更多资讯☛武汉网www.wuhannews.cn
免责声明:
1、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最终指导方案;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均由网友收集提交。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自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与参考,不作商业用途,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亦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本站为信息网络储存空间,武汉网网站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章、图片、音视频等信息)是由用户发布整理上传,对此类分享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无法证实其真实性,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因作品内容、版权有异议或其它问题,请第一时间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生活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公益 | 视频 | 常识

关于武汉网 | 合作洽谈 | 刊例服务 | 服务协议 | 常见问题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9-现在 本地生活门户 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站为非盈利公益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为网友发布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删除。
监督热线电话 合作/建议在线QQ:273275115鄂ICP备2022004376号 法律顾问:张斌律师 湖北武汉生活信息门户 武汉网 生活网 wuhannews.cn

武汉| 湖北| 资讯| 关注| 财经| 手机| 网络| 女人| 娱乐| 情感| 美体| 汽车| 房产| 家装| 美食| 旅游| 指南| 教育| 办事| 健康| 购物| 交通| 职场| 商讯| 常识|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