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汉的形势时刻牵动着全国的心。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要求集结力量出征战“疫”,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从除夕夜到2月15日,短短23天,由国家、地方、部队等各级各类医院,共派出203支医疗队、25424名医疗队员驰援江城。2.5万白衣战士汇凝聚成无疆大爱,在武汉与病毒展开决战,直至决胜全国。 疫情就是命令 23天2.5万白衣战士集结江城 人民子弟兵与武汉同在。1月24日,除夕之夜,来自陆军、海军、空军军医大学的3支医疗队到汉。他们也成为最早驰援武汉的医疗兵团之一。几乎同时,上海援鄂医疗队在万家团圆之夜逆行抵汉。 越是疫情凶险,白衣战士们越是一往无前,春节期间,各地医疗队纷纷火线驰援。 2月7日,山东齐鲁医院、四川华西医院两支医疗队,在武汉天河机场“会师”。互报“番号”、鼓劲加油的视频,让网友们泪落如雨。至此,同样拥有百年历史、中国医学界天团级的四大医院,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齐聚武汉。 他们为武汉人民送来的,不只是希望和信心,还有全中华儿女众志成城、誓除病魔的决心。 2月9日,成为武汉迎接医疗队人数最多的一天。来自辽宁、上海、天津、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广东、四川、山东、河南、福建等省、市的40余架次航班,共搭载5000余人降落天河机场。 2月13日,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军队增派2600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至此,军队共派出3批次4000余名医护人员。 驰援的脚步从未停下,2月15日当天,广东、河南、吉林、贵州、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22支医疗队,共2250人,支援武汉沌口、光谷等地的方舱医院。 一方有难,八方来援。从除夕夜到2月15日,短短23天,由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红十字会、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建设兵团、部队医院,共派出203支医疗队、25424名医疗队员驰援武汉。全国援鄂医疗调动大大超过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国家派出规模和数量。 “特权”就是冲锋在前 红手印见证担当 上一线去抗击疫情,就该是共产党员的“特权”。2月1日,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的队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当天,10名一线医疗队员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1名队员由预备党员提前转为正式党员。 像这样火线入党,在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中经常发生。作为除夕之夜出征支援武汉的三支医疗队之一,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由150名队员组成,其中包括92名党员,党员无疑是主力。 来到武汉的这几天,有58名非党员队员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出来了。”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政工组组长刘远桥说。 刚入党的男护士谌磊进入“红区”给病人进行咽拭子检测。“红区”是指患者治疗区域,咽拭子检测有可能接触患者飞沫,感染风险较高。谌磊表示,要用行动践行党员冲锋在前的誓言。 2月10日凌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危重症病房7楼东区,20名新收病人办好入院手续,他们说:“踏进病房的第一步,便感觉自己拥有了希望。” 这里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派出第二批医疗队接管的区域。当天晚上,20多名值班医生护士,接收新病人、查房、危重病人上无创呼吸机等,忙了一通宵。共产党员挑大梁,安排工作时医疗队员们点到名字就上,没有一句抱怨和推托。 2月14日,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王法拿出一沓请战书,20多份请战书上按满了395个红手印。这些红手印来自辽宁医疗队的队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他们说:“在武汉,我们要把党徽擦得更亮。”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汝峰抵达武汉后,带领15名医疗队员负责济和医院6楼病区。在他和妻女的微信记录里,当孩子看到刚刚脱下防护服的他脸上的勒痕时,心疼地说:“爸爸,回来我给你揉揉。”他答:“不疼,这是勋章。” 报名就是挺身而出的责任 感谢给我们第二次生命 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15日,一份聊天记录在网上流传。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到任务,需要54名医护人员前往武汉支援。群里发出通知,请大家自愿报名,召集人心里没底。 没想到,几分钟的工夫,齐刷刷回复过来,人就满了。“我报名带队出征。”“我是党员,我报名。” “国难当头,责无旁贷,报名参加”…… 每一句“我报名”背后,都有不寻常的故事。23岁的广东医疗队护士朱海秀最近火了。她瞒着父母来到武汉,在汉口医院支援。面对记者采访,却不想对着镜头向父母报平安,“因为我不想哭,哭花了护目镜没法做事。对不起”。 有一种支援被称为“搬家式山东援助”,捐赠从蔬菜、口罩、水饺到除菌洗衣机、取暖设备等,山东人的实诚出了名。武汉人对来援助的山东医疗队员也极为贴心。 2月9日,山东齐鲁医院131名队员,进驻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医疗队员听不懂武汉方言,而很多老人又听不懂普通话,武汉大学的老师们就帮忙编了一套方言手册。 “滋一哈:擦拭一下”“蛮扎实:厉害”“撅一针:打一针”“你蛮灵醒:你很漂亮”……网友们说,“本来是挺喜感的,看着看着就哭了”。 武汉的康复患者最能体会什么是第二次生命。肖女士和丈夫在广东中医医疗队接管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出院。她含着泪送上了感谢信。 “感恩医护人员每天24小时的守护,感恩护士照顾病人的吃喝拉撒,无微不至,他们也是为人父母,为人夫或妻,为人儿女,但为了国家、为了病人勇敢地听从国家的召唤,冒着生命危险来用他们的专业医术解除我们的病痛,拯救我们的生命。” 硬核力量成建制接收 最有战斗力“部队”集结武汉 2月7日,被誉为医疗界“四大天团”的四家医院在武汉“胜利会师”,“把全村最硬的鳞都给你”,让武汉人心振奋。其实,为了打赢武汉保卫战,国家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平最高的医院、最牛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都“送”来了。 除“四大天团”外,中日友好医院、北大一院、北大三院、北大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大批业内“响当当”的三甲医院纷纷派来医疗队。 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家卫健委派遣了大量的专业团队到武汉参与救治,尤其是ICU,都是整建制承包ICU病区,同时也配备了足够量的ICU医护人员。 9日凌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批援汉医疗队队长汪海源和他的同事们,与死神博弈,从“生死线”上抢救回一名年轻的武汉女医生。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说,国家对武汉的驰援力度不断加大,涵盖了重症、呼吸以及医院感染管理等各个专业,同时还有全国实力最强、水平最高的重症救治专家团队。 驰援的医护人员拥有与病毒战斗的丰富经验,很多人参加过非典阻击战。这一次,他们为武汉带来了呼吸机、监护仪、人工膜肺ECMO等高精尖医疗设备,在临床一线和本地医生并肩作战。 “我此行的目的就是降低武汉新冠肺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不达目的绝不撤军!”2月初,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武汉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坚定地说。 钟南山院士团队、李兰娟院士团队、王辰院士团队、仝小林院士团队均在武汉集结,他们深入华中科大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医院等战疫一线,“主攻”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奋战同一个战壕 强强联手救治更多患者 没有适应期,没有“不习惯”,来汉驰援队伍都是一抵达武汉,就投入到艰苦的抗疫战斗中。 1月26日大年初二,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四川省人民医院入驻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时,队长黄晓波“傻了眼”,排队就诊的人都排到了门外,过道上也都是病人,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极容易引发院内感染。 在黄晓波的建议下,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停门诊三天,将现有病人进行甄别,该收治的收治,该转运的转运,该隔离的隔离。 安顿好“存量病人”,四川医疗队又帮助红十字会医院重新布局ICU,区分出单人间、双人间,按照传染病医院的要求,重塑院感防控流程,防止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医护交叉感染。短短一两周时间,红十字会医院从一家综合型医院逐步向传染病医院过渡,走上了运行的正轨。 市红十字会医院是四川省第一和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288名队员的集结地,从1月26日进驻到2月8日,医院已累计收治患者434人,82人实现治愈出院。 华中科大附属同济医院作为接诊重症、危重症病人最多的医院之一,得到了35家“国家队”的支援,包括国内顶尖的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目前35家医院和同济医院“强强联合”,共同成立了“专家组”,制定统一的治疗标准和流程,通力合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2.5万多名白衣战士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与武汉本地医疗军团奋战在同一个战壕。“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