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馆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在武汉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始终以面向武汉,为广大青少年及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宗旨,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先后举办“武汉首届科技博览会”、“全国第二届计算机展示会 ”、“美哉中华,爱我中华”、“人体科普知识展”、“大型‘活体’恐龙展”、“世界珍奇水生动物科普知识展”、“武汉首届消防知识展”等大型展览达25次,参观人次达130万人次。除举办大型科普展览外,科技馆还设有声、光、电、磁330件展品,供中、小学生常年参观,其中有100件展品是武汉科技馆自己研制,“悬浮的小球”获中国科学发展基金茅以升教育基金奖。
几年来,武汉科技馆在坚持向公众传播科普知识的同时,还充分利用科协系统横向联系、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优势,利用现有设施,结合武汉市经济建设,开展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先后举办了“企业优化理论与技术”、“计算机应用”、“节能新技术”、“环境保护与管理”、“创造力开发”等多种培训班87期,培训科技人员达12000人。
武汉科技馆虽建馆时间不长,配套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利,但已初步显示出它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先后被武汉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列为“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汉市首批“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武汉市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基地”,1991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优秀科技馆,1999年年初该馆正式被中国科协命名为 “全国科技馆科技展览教育工作试验点”,1999年12月7日被中国科协列为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武汉科技馆位于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占地面积26623㎡,建筑总面积15435㎡。科技馆主要功能有科普展览、科技培训、学术交流、青少年科技实验、4D影院、天象厅等。 科技馆科普活动场所总面积8600㎡,其中: ①科普展览面积6400㎡; ②科技培训540㎡; ③青少年科普制作实验室150㎡; ④4D动感科普电影(60座)320㎡; ⑤科普学术报告厅600㎡; ⑥天象厅320㎡; ⑦会议室270㎡。 科普展览设置了儿童乐园、机器人世界、力学与机械、科学与生活、地球与宇宙、数理天地、信息技术、声与光、材料与能源、电与磁等展区。科普展品260多件(套),科技知识含量高,互动性强,融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90%以上展品可有观众动手操作,部分展品属全国一流和首创。
武汉科技馆是武汉市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之一,是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理想场所。
武汉科技馆新馆位于武汉港客运大楼原址,预计总投资4.85亿元,总建筑面积3.75万平方米。武汉科技馆新馆建成开馆后,总展馆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含老馆),将进入国内科技馆展馆面积前5名。武汉科技馆新馆建设要突破思维定式,提高规划标准,向世界一流科技馆学习,以世界一流标准规划设计,展示世界一流的科技,建筑体量、展馆水平和展示内容,要与武汉城市地位和人口规模等相匹配。武汉科技馆新馆定位为世界一流科技馆,将充分运用现代互动展示手段、视觉展示技术,展示内容时代特征强烈、地方特色鲜明、效果新颖震撼。
经市民推荐,专家评选,最后确定建设方案为“舟之韵”,该方案外观呈现“条形码”标识,不失现代感,且最大程度保持了“亚洲第一船”外形。“舟之韵”充分尊重了武汉港客运大楼作为武汉建筑的地位,对其外表基本不做改动,符合沿江大道保留老建筑恢复城市历史岁月的总体规划原则。同时,运用新的材质对其更新,将使之富有现代韵味。 经过反复考虑,大家最后一致同意将码头变成舰船世界展区。武汉科技馆已经与海军方面商定,在码头上停泊6到8艘退役舰艇,包括106导弹驱逐舰、303潜艇等各类型舰艇实物,舰船直接停泊在江滩边,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同时,还将在码头上常年停泊几条大船,将其改造为水上科技馆,大幅度增加新馆展览面积。
此外科技馆还有“百湖之市”、“科学探索”、“神奇激光”等特色展区。“百湖之市”将由“两江的故事”、“六湖连通”、“生态湿地”等部分组成;“科学探索”则由江滩互动展品群、江滩休闲展品群、江滩景观展品群等部分组成,将一些科学原理制作成科学展品,直接建设到江滩上,参观者可在玩中学;“神奇激光”则由激光音乐台、天下第一刀、激光剧场、时空隧道等组成。
武汉科技馆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在武汉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始终以面向武汉,为广大青少年及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宗旨,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先后举办“武汉首届科技博览会”、“全国第二届计算机展示会 ”、“美哉中华,爱我中华”、“人体科普知识展”、“大型‘活体’恐龙展”、“世界珍奇水生动物科普知识展”、“武汉首届消防知识展”等大型展览达25次,参观人次达130万人次。除举办大型科普展览外,科技馆还设有声、光、电、磁330件展品,供中、小学生常年参观,其中有100件展品是武汉科技馆自己研制,“悬浮的小球”获中国科学发展基金茅以升教育基金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