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志士以“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发动了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一举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政权,被列宁誉为“亚洲的觉醒”,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图为:今日红楼。
首义文化区
首义文化区 作为名扬海内外的“首义之区”,武昌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首义的历史遗址、遗迹、遗存和纪念建筑相当丰富,基础条件优势突出。 为了迎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弘扬首义精神,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启动首义文化区建设。 一、首义文化区规划总体定位 首义文化区是首义文化的外在体现,其核心在于准确地体现首义文化的精神本质,浓缩、再现和诠释首义精神的孕育过程、发生环境及历史场景,为当代人和后代人提供感受、体验和领悟首义精神的物质场所。 首义文化的精神本质就是推翻君主专制,创建民主共和,开启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大门。这是武昌首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贡献,也是首义文化与其他文化区别之所在。 武昌首义发生在1911年的武昌,“中西合璧”,将中华民族和世界发展的潮流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本主义民主共和政权。武昌首义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应该在首义文化区这个特定区域得到最大、最彻底的体现。 从区域分析,首义文化区是武汉市“龟蛇锁大江”城市景观意象组成部分。由龟山、月湖构成的月湖文化艺术区由蛇山、紫阳湖构成的首义文化区,形成“龟蛇锁大江”景观区的基本骨架,并与一元片历史风貌区南岸咀“中国角”,“三镇鼎立”的城市文化景观格局。 首义文化区也是武汉市东西向山系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蛇山向东在空间上可联系双峰山、洪山、珞珈山及东湖山系,利用沿线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打造武汉市城市精品旅游线路和城市风景轴线。 首义文化区在历史上也是武昌旧城区的核心功能区域,建设首义文化区有利于整合武昌旧城多样化的生活功能和昙华林、农讲所、珞洪等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形成武昌地区传承历史文化的核心空间。 规划首义文化区的总体定位是: 突出独特的山水优势、多元的文化内涵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建设成为展现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历史遗迹和发生过程、缅怀首义“敢为天下先”创新精神的辛亥革命国家级纪念重地,融历史、文化、纪念、旅游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文化旅游区,服务武昌旧城、辐射周边的城市绿心和武昌旧城生活圈的主要节点,打造武汉城市建设新靓点、城市文化新品牌和凝聚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 二、首义文化区规划基本概念 通过认真吸纳国际征集方案的优秀理念,并广泛对比分析国内外相关纪念区案例,我们提出首义文化区规划要突出“生态性、纪念性、多样性”的特点,体现以下理念: (1)再现历史主题。紧扣首义文化区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发生地的重大历史题材,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进程和历史内涵,通过贯穿全区南北、虚实结合的空间主轴,组织蛇山、首义、紫阳湖三大板块,形成历史纪念的时空序列。 (2)体现生态优先。强调山水景观、植被与城市的充分渗透和融合,重点修复山体,显山透绿,建设城中山林绿带;实施紫阳湖整体改造,营造开放式休闲园林景观,并结合首义园、起义门周边改造等工程,形成人文与生态交融的格局。 (3)强化功能整合。在用地功能的安排上不仅要考虑历史文化展示和旅游开发的需要,也要考虑为城市和市民提供更为丰富和多样化的城市功能。 (4)注重文脉延续。在空间布置和节点设计上,充分体现人性化的要求,规划道路、建筑高度、城市肌理与武昌旧城现有格局有机衔接,并适当运用传统风貌街区修复的手法,营造历史氛围。 三、首义文化区规划布局 以“一心、两轴、三大板块”的规划结构整合首义文化区空间构建背山面水、主次分明的景观格局,凸现首义文化的重要地位。 一心为首义文化区园。 两轴为东西向山体生态景观轴和南北向首义纪念景观轴。 三大板块为蛇山板块、首义板块和紫阳湖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