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道镇简介 一、基本情况 全镇国土总面积336平方公里,辖56个村564个村民小组。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理切割强烈,生态环境多异,全镇有耕地面积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8.7%。先后被纳入湖北省25个重点口子镇、恩施州十大明星集镇,并荣获“楚天名镇”和“中国魅力传统习俗名镇”称号。被湖北省列为首批旅游名镇创建试点单位之一,2012年2月被定为湖北省旅游名镇,2014年被定为省级旅游生态示范区。谋道镇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有天下第一水杉树,有天下第一寨鱼木寨,有南方最大的高山草场齐岳山,有占山为王的土家皇帝之称的船头赛,有人鬼同屋近百年碑屋,有女儿寨上的白莲教,谋道镇又是历史上政治军事斗争比较激烈的地方,亦是利川至万州的古盐道必经之地。 二、旅游资源 1、绿色生态特色突出。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8℃左右,是盛夏"绝无仅有"的天然空调。丽日爽兮草木深,和风起兮气象新。大自然惠予她原始、自然、纯朴和美丽,景区森林密布、气候凉爽、宁静自然,风情独特,保留着土家族原生态特色,堪称"森林中的伊甸园",是人们休闲、度假、纳凉的绝佳去处。 2、地貌特征独特。境内沟壑纵横,悬崖峭壁,沟谷幽深,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境内有国内闻名遐迩的"中国最美小地方之美誉"。有麒麟峰、乌龟山、蛇山、罗汉山等美丽如画的景致,宛如多情的少女让人流连。"苏马之杜鹃织锦,齐岳之草原如茵。城墙亘西天之万里,瀑布挂绝壁之千寻"。让人吟度不尽!大自然惠予了她独特的原始、自然、古朴、奇特和美丽,她以其“古、秀、雄、奇、幽”成为天地间灵性山水的绿色生态家园。 3、厚重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谋道习俗名镇,历史悠久。鄂渝咽喉,楚西边陲;东连荆楚,南极湘黔,北枕长江,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巴人早就在此生息繁衍,故被历代统治者称为“土蛮”、“土夷”等。历史考证土家族属于历史上土著居民后裔,为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在土家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土家族文化、巴文化、川文化、蛮文化、青石文化汇聚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境内有谌满氏节孝坊、张果老庙、崖墓、卡门、兵洞、岩壁居、人头石、亮梯子、三阳关、铜锣关等历史文化古迹,谋道保存着土家族文化区域内最具代表性的军事构筑、民居建筑、陵墓和原始崇拜场所,其建筑思想体现了土家族文化“重死乐生”、 “顺应自然”的价值观念,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谋道建筑始终由土家族人亲自策划营建,其古建充分体现了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最具代表的非物质文化“四节莲响”全国独一无二。 三、开发投资情况 境内苏马荡旅游开发区共招商引资旅游地产企业35家,旅游地产项目63个,已通过发改局立项53个,总投资75亿元,开发商建筑面积约400万方,已建成建筑面积约100万方,完成620亩国有土地挂牌出让。全镇涉及产城生态、交通通行、民生事业10个项目8个已完工。 全镇规模以上企业经济总产值实现五亿元,较去年增长 30%。发展甜玉米1000亩,新增养牛大户3家,养羊大户5家,养猪大户5家;新增家庭餐馆、农家乐、酒店90家,新增运输车辆189辆、小轿车80辆,新增水果批发店5家,度假休闲场所8家,家具店、建材店达34家,来料加工厂达62家。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坚持产城融合,以产业支撑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民经济总收入达到5.45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901元。全年接待游客和休闲度假人员逾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五千万。宾馆服务、物业管理、门卫、保安、导游等行业解决就业5000人以上,为当地居民直接增加现金收入2500万元以上。 四、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着力实施“旅游文化强镇”战略,按照“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旅游”工作思路,正是由于绿色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文化内涵,将旅游文化发展与城镇化发展有机结合,通过休闲旅游、文化产业推动集镇建设,以集镇建设为突破口,提升发展旅游文化产业,通过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小城镇功能升级,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