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稷山稷王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1
稷山稷王庙
稷山县城步行西街北侧的稷王庙,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清道光十六年(1836)被火焚毁,二十三年(1843)重建,占地面积10080平方米。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山门、献殿、后稷楼、八卦亭、姜嫄殿,两侧建有钟楼、鼓楼。献殿面阔六间,单檐悬山顶,琉璃瓦饰,东西两面山墙嵌有巨幅石雕。正殿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三踩单翘斗栱,四周回廊,殿前有四根浮雕蟠龙石柱,有石雕花柱20根,以52块雕有图案的石板构成屏形栏杆。姜嫄殿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筒板瓦覆顶。八卦亭为元代遗构,献殿、后稷楼、钟楼、鼓楼为清代建筑。庙内现存清代碑碣8通。献殿两侧山墙各有一石刻。其中西壁墙上是清代稷山知县李景椿为重建稷王庙撰写的《稷王庙告成因赋七古一首》。在秀雅的文词、遒劲的字体中,可以感受到这位父母官在承建了民意安放之所时的惬意。献殿的东壁上有“稷峰叠翠、姑射晴岚、甘泉0………
2、丁庄李家大院
推荐2
丁庄李家大院
丁庄李家大院坐南向北,由一条东西巷道把整座大院分为南北两排,南排由东院基址、一号院、二号院、三号院、四号院、五号院组成;巷道自东向西设巷门和三道门;北排由六号院、七号院、护院、八号院、九号院、西院组成;整座大院共有十二座独立的四合院组成,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89.4米,南北宽34.5米,占地面积3084平方米。整体布局完整,这是稷山县现存民居中体量较大,保存较好的一处民居建筑群,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晋商大院的繁华景象,是研究晋商大院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护院位于七号院与八号院之间,坐南向北,大门面宽一间,深三椽,单檐硬山顶。前檐下通雀替平雕双龙团寿,中辟板门,鼓式柱础,线刻卷草图案。大门两侧各跨耳房一间,深二椽,单檐硬山顶。穿过大门,正南设二进门,屋顶为砖雕仿木结构,前檐下施砖雕斗拱3攒,中辟一砖券门洞,门额上嵌“凝瑞居”砖匾额。丁庄李家大院三号院,据梁脊板题记载,由宅主李枝秀、李士秀兄弟………
3、稷山大佛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3
稷山大佛寺
大佛寺位于县城东北1公里的高崖上,又名“清凉院”,“佛阁寺”,因寺内有一依崖雕塑的巨佛,故俗称“大佛寺”。1996年元月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发(1996)7号]文件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清同治《稷山县志》及寺内所存在碑碣记载,该寺始建于金代皇统二年(1142年),元、明、清各代曾多次重修或扩建。寺院坐北向南,南北长233米,东西宽150米,总面积4000佘平方米。原寺规模较大,拾级而上下班,坡道两旁殿宇棋布有序,塑像极多。因兵乱大部分建筑遭毁。现仅存下殿,垛殿及十王洞,十六罗汉洞等。正殿,系楼阁式建筑,依崖建成造。前的抱厦三间。面阔三部,进深三部悬山顶。其一楼斗拱系典型的金代构件。单昂五铺作。该殿原为重楼三层,道光三十年(1850年)楼阁倾圯,至咸丰九年(1859年)建翅墙,“自下而上砌以砖,上建大厦三间”。现二层为咸丰九年所建。正殿左右各的垛殿一间,为元时所建。殿内存有释加牟………
4、马村墓室
推荐4
马村墓室
马村墓室在稷山县城西4公里,南有汾河水,北有吕梁山。村西有唐代古刹——青龙寺,寺内保存有元代壁画,早为国内外学者所仰慕。近年寺西300米处,考古开掘出14座宋金时期的砖室,雕花墓。马村墓室全部为砖质仿木结构,按宋金时期民宅院落形式建筑。北为堂屋,东西为厢房。全部装饰隔扇,四周回廊环绕,院栏花纹雕刻各异,有鱼鳞彩瓦、脊饰螭吻狻猊。这里的房屋建筑分单檐、重檐,做工细腻,斗栱结构也精巧。雄伟的楼台殿阁的下部,为雕花须弥座,雕有花纹、走兽、人面。生、旦、净、丑和鼓、板、笛、感篥等人物、乐器一应俱全,人物神态活泼。在稷山县城西4公里,南有汾河水,北有吕梁山。村西有唐代古刹——青龙寺,寺内保存有元代壁画,早为国内外学者所仰慕。近年寺西300米处,考古开掘出14座宋金时期的砖室,雕花墓。马村墓室全部为砖质仿木结构,按宋金时期民宅院落形式建筑。北为堂屋,东西为厢房。全部装饰隔扇,四周回廊环绕,院栏花纹雕刻………
5、新绛天主教堂
推荐5
新绛天主教堂
天主教新绛县圣安道主教座堂亦称“新绛总堂”, 位于新绛县城北街顶端的高崖上,是天主教运城教区主教府所在地,管辖运城、临汾等二十三个市县的教务工作,有教友18000余人。新绛是山西省最早传入天主教的地方,公元1620年(明朝万历四十八年),意大利神甫艾儒略来到绛州,建立山西省第一座天主教堂。1936年,罗马教廷册立绛州为宗座监牧区,定新绛为主教(府)座堂。隶属荷兰方济会传教区,奉天主教圣人安多尼为教区及座堂主保,任荷兰籍方济会士孔昭明为监牧主教。成立建有修道院、修女院、保赤会、养老院、首善医院、安道学校及公教进行会。主教府占地60多亩,房产200多间。1937年孔主教母亲为纪念儿子荣晋监牧主教,独资赞助黄金45公斤兴建一座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大型主教座堂,与青岛、上海、广州教堂并称全国四大天主教堂,其建筑规模在全中国的哥特式教堂中属于较大的一座。 景点位置新绛县城北街顶端的高崖上………
6、南阳法王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6
南阳法王庙
在山西稷山县西南4公里南阳村。创建年代不详,元代重建,明成化七年(1471年)增建舞庭一座,清代又局部修缮。庙内布局敞朗,建筑壮丽,山门三间,舞庭围廊,左右十帅殿与后土殿对峙,正殿五楹,两侧垛殿配衬。正殿本名法王殿,悬山式,前檐插廊,斗拱五铺作,补间出斜拱,结构简练。两侧垛殿供九曜、七星,与南侧后土殿皆为元构,形制分悬山、歇山两种,位置不同,结构亦异。舞庭在正殿前面,为当年酬神演戏之所,三间见方,三面围廊,上盖十字歇山式屋顶。檐下斗拱五铺作,双下昂计心造。梁架结构精巧,制作手法洗炼。屋顶琉璃脊兽齐备,形象秀美,色彩鲜丽。晋南明代舞台,已由内柱分开前后场地,此庭方形无内柱,仍沿袭元代乐楼古制,在我国戏剧史上是一项有价值的实物资料。庙内明成化七年《创建舞庭记》碑上,刻有庙址全图,保存完好。………
7、店头古村
推荐7
店头古村
•风峪八村之一,是晋国古村落的载体,也是电影《血滴子》的取景地。景点介绍店头古村位于吕梁山支脉,风峪沟口内,背依蒙山,南面龙山,东西绵延1km。店头村是风峪八村之一,历史上曾是古晋阳城通往陕甘宁的必经之地,也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古代军事城堡。目前尚存较为完整的房屋有360余间。店头古村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既是晋文化的一角,也是晋国古村落的载体。电影《血滴子》团队曾在店头古村取景。地址: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风峪沟店头古村类型:乡村古镇古村游玩时间: 建议3-4小时门票信息:免费开放。到达交通:前往风峪沟店头古村可乘848、308路公交车,在旧晋祠路乱石滩下车西行即到………
8、马村砖雕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8
马村砖雕墓
马村砖雕墓位于山西省稷山县城西4公里的马村西部,墓群年代当为宋金时期(公元960年-1234年)。马村砖雕墓总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马村砖雕墓以砖雕的形式表现了墓主人生前居室的布局样式,一般多为前厅后堂、左右配置厢房的四合院结构,再现了当时的建筑风格,为宋金时期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该墓地出土的戏曲乐舞砖雕,再现了当时的戏楼结构和戏剧表演的舞台形式,是迄今所发现的最为重要的戏剧史实物资料之一。同时,该墓地发现的二十四孝立体雕塑,造型生动,体态优美,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马村砖雕墓的砖雕精美丰富,对研究宋金时期的建筑、戏剧、社会风俗、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都有重要价值。………
9、稷山汾河湿地公园 国家级湿地公园
推荐9
稷山汾河湿地公园
山西稷山汾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稷山县境内,是国家林业局2015年批准的在建项目,总规划面积718.23公顷,规划范围涵盖了汾河稷山段全程及两岸河堤内的河道部分。公园内奔流不息的汾河水,逶逸蜿蜒的河堤岸,随风摇曳、生机盎然、独特的湿地植被,“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的动人画面,构成了蜿蜒曲折百转千回的独特湿地景观,为游人呈现出悠然惬意的美丽画卷。………
10、北阳城砖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10
北阳城砖塔
北阳城砖塔北阳城砖塔(第四批省保)时代:宋地址:稷山县清河镇北阳城村据塔内所嵌石佛题记,该塔由北阳城村村民解武为其母奉佛建造,建于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塔为七级方形砖塔,高5米。塔基嵌有1尊释迦牟尼石佛像。以上各层皆为叠涩出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