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幼升小选择公办小学还是民办小学?四省市“公民同招“是否是风向标?幼升小你会选择公办小学还是民办小学?2021年3月11日,江苏、浙江、上海发布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3月2日,广州也发布民校招生摇号的征求意见稿。目前在小升初中开始的“公民同招”,如果是一种趋势,那么什么时候会影响到武汉,什么时候会覆盖整个9年义务教育,在幼升小中也实施起来呢?来,先了解下什么是“公民同招”。几个关键点:
有关公民同招
在公民同招方面,除了“同步报名、同步录取”的要求,家长们最最关心的焦点就是:如果我去参加民办校的摇号,如果没摇上,那我还能回到对口公立校吗?也就是说,公办能否保底?
✔江苏:如果民办没有录取,公办对口又招满的情况下,孩子将可能面统筹,当然具体的细则还等官方发布。
✔上海:如果报了民办没有摇中,就回到公办的招生序列,只不过同类排序靠后。这里要提醒下,摇中后放弃的等同于没有摇中,也回到公办排序靠后统筹录取。
所以家长们要想清楚了,如果自己对口的公办学校本来就不错,相当热门,报名民办一旦最终摇号失利,可能就进不了原来对口的那所公办学校了。
因为根据同类排序靠后的原则,你的入学次序在最后,万一前面人户一致等优先次序招满了,就进不去,只能接受区里的调剂。所以说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对于那些原本对口的公办学校不那么热门的,倒是影响不会太大,反正回得去。
✔广州:目前没有具体说明。
有关100%摇号
关于民办校百分百摇号,四省市的政策都比较一致: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全部实行电脑派位录取;报名人数未超过计划招生数的,实行全部录取。注意,这个摇号不是学校摇,是由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具体操作规则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有关是否锁区
关于民办招生是否锁区,四地政策的大方向也基本相同:在学校审批机关的辖地内招生。此外,广州、上海两地明确表示,有寄宿条件的民办校可以扩大招生范围(即跨区招生);江苏、浙江两地则表示: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是不得跨市域招生。
用大白话来讲的话,可以这么理解:大多数情况下私立校只能在所在区内进行招生,部分情况(比如学校有寄宿条件)可以跨区招生,但是不能跨市招生。
关于九年一贯制
✔江苏: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其初中招生在保证小学直升需求后仍有余额且多余名额少于报名人数的,也要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录取。
✔浙江: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学生可以直升其初中部。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其初中部招生名额多于小学部直升名额的,多余的名额按民办学校招生录取规则面向审批地统一招录。
✔上海:民办一贯制学校可设置初中阶段本校免试直升计划和校外招生计划。如本校直升意愿人数小于或等于免试直升计划数,可全部直升;如本校直升意愿人数大于免试直升计划数,将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电脑随机录取。
✔广州:九年制学校和十二年制学校(小学、初中为同一办学许可证或在同一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学校)初中招生时,应首先通过直升或电脑派位方式招收本校自愿报读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具体办法由各区制定;剩余的招生计划应公开报名。
所以九年制一贯小学、初中的民办学校受到的政策影响会比纯初中略小。
您的孩子会选择公办小学还是民办小学呢?武汉家长普遍有一种说法:小学选公办,初中选民办。按照择校的火爆程度及学校口碑来看,确实如此,诸如外小武小实小育才之类的名小全是公办。
但部分热门的民办小学也很受家长追捧,每年都有家长不惜花费高昂的择校费和学费,也要把孩子送进热门的民办小学。
一张图来简单看看公办小学与民办小学多方面的不同:
武汉幼升小选择公办小学还是民办小学?有关公民同招解读!
公办小学
公办小学是国家拨款的学校,义务教阶段育,就读公办小学无需交学费。
公办小学一般实行对口招生,即按照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的规定,适龄儿童户籍和住房一致的,能直接进入户籍所在地对口的公办小学。
公办小学有对口的初中,小升初如果选择对口直升的方式,公办小学的应届毕业生直接升入对口初中就读。
由于各区教育水平的差异,部分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上对口的公办小学,而是通过择校上其他优质的公办小学。择公办学校将自动丧失分配生资格,即不得享受优质高中到校指标。
分配生政策
“分配生”,是省示范、市示范高中拿出招生人数的50%,在每年4月份左右,让本区内初中推荐符合条件的初三学生参加分配生考试,考核难度与中考相当。
通过考核的学生即确定为该高中的分配生,在第一志愿报考该示范高中时,以指令线降30分优录!(注:中考成绩须不低于示范线)
政策规定,从2014年秋季起始年级开始,择校生将自动丧失分配生资格,即不得享受优质高中到校指标。这里的“择校”指的是“上非对口的公办学校”。
民办小学
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
民办小学实行自主招生,会涉及到简单的选拔面试,学费较高,还可能会逐年涨价。
民办小学没有对口初中,升学一般有几种途径:升本校的初中部、回原籍上对口、拼成绩考其他初中。去民办小学就读不算择校,不影响分配生名额。
根据是否寄宿,民办学校可划分为:寄宿制小学和走读制小学。
武汉的寄宿制小学以私立的国际学校为主,有:枫叶国际学校、武汉外校美加分校、光谷为明实验学校、海淀外国语学校、光谷外国语学校、育才第二寄宿小学、格鲁伯实验学校等等。
武汉的走读制小学以一些优秀公办小学的民办分校为主,有:武昌实验寄宿小学(美林校区、南湖校区、九龙井校区)钟家村寄宿小学、崇仁路寄宿小学、红领巾学校国际部, 杨春湖实验学校、华一寄学校小学部。
这些民办小学学费也高,课程虽然很丰富,但是教学质量如何也不好说,毕竟小学选择了民办的话,走应试路线的孩子还要想好在小升初时如何回归,也是个问题。
由于不是每家对口的小学都是好小学,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办法择公办校,且择公办校会丧失分配生资格。
所以,对口的公办小学不好,是家长选择民办小学的最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