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招人,再大量的流失……武汉市人社局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处长沈显芳认为,制造业高喊的招工难,实则演变为留人难,高流失率和招聘成本高企值得重视。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多方走访,探寻原因和对策。 离职者 工厂太枯燥,加班受不了 3月14日,19岁的小陈和3个年龄相仿的应城老乡,拎着行李,从一家知名制造企业离职。距他们入职,只有一个星期。说起原因,大家七嘴八舌:流水线作业太枯燥、线长禁止聊天、强迫加班、休息太少、工作环境太压抑……一身蓝色牛仔服、运动鞋擦得雪白的小陈还说了一个理由:寝室太脏,味道太大。“出来工作,为的就是不跟家里伸手要钱。”小陈说,一个月三四千元的收入,其实也算满意,但就是不能接受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有天晚上,小陈下了夜班,和小伙伴们相约去打桌球,去了才发现,只有他们一桌人。“厂里什么娱乐设施都有,可工人太累了,根本没精力玩。” 3月20日,小向离开工作了4个月的大型工厂。她认为工厂的管理并不人性化,“订单多的时候拼命加班,有时连晚饭都没时间吃,管理人员有些粗暴总是骂人……”几天后,小向成了一名房地产公司的销售。 武汉市人力资源市场主任李永洪调查发现,从制造业辞职的务工人员,并没有离开武汉,很多都进入了服务业。“有的人宁愿去小餐馆打工,也不愿回工厂,其实餐馆收入不如工厂挣得多,但他们感到自由。” 招聘主管 企业和务工者都有责任 武汉一家中型电子配件公司招聘主管罗丽珍认为,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务工者没有生存压力,不愿吃苦,要求太多,说走就走。“可能班组长说了一句重话,他们就不上班了。我听到最奇葩的辞职理由是,工厂里找不到女朋友。”不过,罗丽珍说,企业也要负一定责任,如果对员工多一些人性化关怀,完善管理细节,留住的人会多一些。 联想武汉产业基地招聘经理吴卫卫认为,一方面,新生代务工者崇尚自由,就业观念发生变化,在第三产业需求量增多的基础上,他们更青睐外卖骑手等较自由的职业,愿意进工厂的人变少了;另一方面,互联网大背景下求职成本下降,也让他们更轻易选择离职。 在一家知名制造企业工作了30年的人事主管张先生认为,员工的劳动所得与付出始终不成正比,是留人难的根本原因。“现在招人越来越难,花的钱越来越多,为什么不能把钱用在提高员工待遇上?” 专家 留人不“走心”,工人怎会忠诚 武汉大学公共经济与社会保障系教授王增文认为,留人难、招工成本攀升的现象,全国制造业普遍存在,在发达国家也出现过。“这意味着,制造业通过人口红利来获取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人口负债现象开始显现。短期内,武汉的制造业仍会面临人工成本的提升与工人不稳定的双重压力。” 王增文说,尽管制造业工资在上涨,但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来看,是否符合员工远期激励?企业是否为员工提供了多元化的社会保障待遇和服务呢?“如果这种人性化的留人机制能落到实处,更多的工人将会具备工匠精神。如果企业没有放眼长远,又如何要求员工忠诚?” 对于部分产业工人流向第三产业的现象,王增文认为,一方面折射出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符合产业结构升级逻辑;另一方面,也凸显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脱实向虚”的动向。 人社部门 先从提高基础工资做起 武汉市人社局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处长沈显芳注意到,有的制造企业一年几乎把员工整个换了一遍。“未来制造业的竞争,实质是留人的竞争,谁留得住人,谁就能拥有一支稳定且熟练的技术工人,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沈显芳认为,新生代务工者的特质,倒逼企业转变思维方式,改善管理模式,包括提升薪酬福利待遇、丰富文化生活等。 武汉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邹强认为,虽然留人需多方面努力,但企业改善待遇是根本动力。如何提高待遇,邹强举例说:“很多工人一个月能拿四五千元,都是靠加班守出来的,他们的基本工资只有1700元到1900元,而且多数企业两班倒,非常辛苦。”邹强说,如果企业能提高基础工资,让员工少加班,特别是改善两班倒的工作机制,相信能降低流失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