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早餐似乎成了一日三餐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餐。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落实本市早餐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创新管理制度,守住城市早晨的“烟火味”。年轻人是否遗忘了早餐?中国人的早餐中藏着什么秘密?南北地域的早餐又有哪些差别? 年轻人的早餐“太匆忙” 当代年轻人的早餐是什么样的?上班日的早高峰时段,总能看见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他们在便利店或路边小店买煎饼果子、三明治或者肉包、豆浆,然后赶往地铁、公交站等,开启一天的工作时间。 电商新角色, “花式”宠爱市民生活。在上海地铁13号线世博会博物馆地铁站附近的一家盒小马服务点,工作人员在制作煎饼果子等早餐餐品。新华社 发 “匆忙,太匆忙。”记者随机在上海街头采访了一些“90后”、“00后”年轻人,他们对早餐的普遍印象是“没感觉”“填饱肚子就行了”,甚至有的人宁可为了多睡十分钟懒觉而放弃早餐。所以,清晨的早餐店出现了很有意思的场景:在店里慢慢享受丰富品种早餐的大多是老年人,而年轻人大多是在路上顺便吃顿早餐。“大概只有旅行时才有闲情逸致享受早餐的滋味。”在沪上一家金融公司工作的刘先生说道。 你还记得儿时你家楼下的早餐店,卖的是什么早餐吗?城市之中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让许多人渐渐遗忘了早餐。据中国营养学会近年来一项对早餐行为的调查显示,中国有35%的上班族每天饿着肚子进办公室,他们选择点外卖或不吃早餐。 亮相于浦东第一八佰伴的“逸小兔”流动早餐车(雏形)如同迷你厨房,提供多样中西早餐。李茂君 摄 去年走红网络的纪录片《早餐中国》,主创团队多数是90后,导演发现,他们对早餐十分敷衍,甚至不吃早餐。其实,国人骨子里都有早餐的情结和对故乡早餐的怀念,只是需要被激发。正如该片导演所说,“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 南北早餐各有“地方味” 当早餐成为一天中“最初的期待”,可能是成本最低的增加幸福感的方式了。早餐体现了浓重的地方特色,南北东西大不同。一地饮食代表着一地的文化。作为文化载体的早餐,也是地方和人群的载体和纽带。 中国人的早餐品种丰富多样。 根据“网易数读”的统计,东北人早上爱喝粥,皮蛋瘦肉粥和小米粥在东北三省被列为最受欢迎的早餐。此外,东北三省的早餐榜上还有韭菜盒子、大碴粥等食物。 在华北地区,天津特色小吃锅巴菜是天津人最爱的早餐,煎饼切块再辅以各种配料,浇上卤汁拌匀就是一碗香喷喷的早餐。对北京人来说,炒肝是一道与众不同的、本地人比较偏爱的早餐。虽然叫炒肝,却不是“炒”出来的,而是用猪内脏浇上各种配料煮熟勾芡制成,成了独特的“京味”。 口味比较清淡的苏浙地区,粥是早餐的首选,生煎、锅贴、馄饨也是居民们常吃的早餐。杭州早餐热销榜中出现了葱油拌面这道典型的江南菜,而南京和合肥的居民早餐都常吃一种淮南特色小吃———沙汤。
因为口味不同,各个地方的早餐偏好都不一样。在湖南省和江西省,米线和米粉都是早餐中的热门选择。对长沙人来说,早上吃一碗红烧牛肉粉,再来点酸豆角,就是一顿丰盛的早餐。江西人的早餐还少不了瓦罐汤。湖北人把吃早餐叫作“过早”,热干面和豆皮是武汉人早餐的最爱。对广东人来说,早茶历史悠久,广东人的早餐偏爱喝粥、吃肠粉。而在吃辣的四川省等西南地区,早餐却少了些“重口味”,成都、重庆居民的早餐大多是油条、豆浆、茶叶蛋等传统餐食。 上海的早餐品种可谓花样繁多。在老上海的心中,小时候家人会拿着一口铝锅,去弄堂口打豆浆,一袋油条、一锅豆浆,就是全家人的早饭。而今,上海的特色早餐更为丰富,葱油饼、生煎、锅贴、粢饭团、咸豆浆等都是最受上海市民欢迎的早餐。而在外卖排行榜中,上海最热销的早餐饮品是咖啡,豆浆排在第二位。 尤其是咸豆浆,食客们总结,咸豆浆之于上海人,就如胡辣汤之于河南人、豆汁儿之于北京人,是离不了的。豆浆里放酱油、虾米、榨菜等,这样的独特风味,让许多外地游客印象深刻。 留住一份“慢早餐” 全国各地的早餐中还藏着哪些秘密?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早餐外卖,从一份外卖榜单中可知端倪。 如今通过外卖点早餐的市民越来越多。李茂君 摄 据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的不完全统计,全国虽然处于同一个时区,但日出时间明显不同,各地人吃早餐的时间也有差异。在所有城市中,安徽合肥是最早吃早餐的城市,在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有近12%的订单在早晨5点到7点之间,是所有省会城市中最高的,而在9点到10点的早餐订单也是全国省会城市中最低的。 西宁是吃早饭最晚的城市。在早晨9点到10点之间的订单占比最多,有69%。同样,中国西北部城市除西宁以外,兰州、昆明等地的早餐时间相对较晚。 相比午餐和晚餐,年轻人对早餐的要求并不高,在外卖平台的花费也低一些。据统计,有29个省会城市平均58.2%的早餐订单金额在25元以内。上海和北京两个城市早餐花费相对较高,在25元以下和25元至50元的早餐订单比例基本相同,都在40%左右,金额高于75元的订单占总订单量的5%。 生煎、馄饨、小笼包等都是上海人喜爱的早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买早餐的范围并不限于家附近的早餐店,地域美食文化的壁垒逐步打破。手机下单,遇见早餐的方式便捷了,随时可打包一份中西融合的早餐,各地风味也能逐一挑选。但是对市民来说,去早餐店内“堂食”,热腾腾的食物散发香气,熙攘的食客挤满小店,这样的“慢早餐”增添了自己的饮食地标,也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多了些人间烟火味。 古人早餐多吃面片和粥 传统观念里,“一日三餐”的概念深入人心。其实在古代,一开始是“一日两餐”,直到宋代以后,多数人养成一日三餐的习惯。 古代的百姓在南北朝之前基本是一日两餐,日出劳作时吃早餐,日落休息时吃晚餐。古人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大约于上午9点进餐。第二顿饭叫哺食,又叫飧,一般是下午4点进餐。多数人维持一日两餐的习惯,逐渐变成一日三餐,是从宋代开始过渡的。 田子坊四号门也有了展现上海早餐四大金刚的墙壁手绘。海沙尔 摄 现代早餐是否维持了古人传统?古代早餐都吃什么?唐代早餐最常见的叫馎饦,就是一种面片汤。有句谚语叫作“巧夫做不得无面馎饦”,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意思相同。馎饦的做法就是面片扯成拇指大小,水煮加调料,是唐代人比较常见的主食。 另一种常见的早餐是粥。晚唐诗人皮日休有两句诗“朝食有麦饘,晨起有布衣”。其中的“饘”,就在说吃粥这件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里也谈到了“粥”,“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苏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唐代王维的诗中曾写道“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说到当时流行的胡麻粥,老百姓会在饭和粥里加上芝麻,营养又健康。 说到“粥”,也是古代另一个传统节日寒食节的必备食品。寒食节为清明前一日,从春秋到现今,寒食节吃寒食粥的习俗都有所保留。古代寒食节那天,百姓家中不允许动烟火,需要准备寒食粥等冷食,因冷粥味道不大好,所以杏仁饧粥逐渐流行。 胡饼也是古代人喜爱的名主食之一。这种饼是白面饼胚,在表面抹上一层油,再撒上一层芝麻,放在炉子里烤熟即可。即使是现在,我们也能经常看见这种风味的烤饼。 (上海第二食品商店“二食肆”早餐铺襄阳南路店。第二食品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