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夜晚,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中国种子生命科学技术中心亮着灯光的温室大棚,像是一座座水晶殿堂。温室内成千上万株不同品种的水稻、玉米,正在进行抗病虫害生长培育试验。25岁的本科毕业生郭锋仔细观察着玉米的生长情况,做下记录。他每天要为温室内的植物控制好特定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度等。植物人工授粉,要在高达40℃的温室内进行,他一待就是一两个小时。“以前孕育一个新品种,靠授粉筛选等常规方式,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现在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可以缩短为三至五年。”说起自己的工作,他很自豪。
湖北日报讯 图为:武汉尚赛光电科技公司的车间内,郭闰达博士正在对元器件进行测试。
图为:华中数控系统生产车间工人在生产线上。
图为:在智能温室工作的郭峰。
图为:夏景平,硕士,在楚天云担任云平台运维工程师。
图为:高秀秀,工作7年,从操作工成长为工序主管。
图为:光谷“新生代”生产打造出的LED透明屏让人如梦如幻。
图为:武汉安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每天下午为员工提供水果、糕点等下午茶。
图为:刘硕夫,硕士,在华工激光工艺中心从事激光焊接。
图/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朋
郭锋,浓缩着光谷生产一线新生代的身影——没有锤子榔头,没有光着膀子的大汗淋漓,没有粉尘飞扬;不再是没文化少文化,甚至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他们大多活跃在自动化、智能化车间里,在干净整齐、恒温、“无尘”的环境中,依靠知识、智慧,共同创造着众多的行业第一、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光纤,细如发丝,被称为信息“神经”,凝聚着诸多尖端技术。无论是全光网络建设,还是移动网络3G、4G和即将到来的5G,都离不开信息传递的载体——光纤。
光谷诞生了中国第一根光纤,而现在烽火科技则将这一根头发丝细的光纤实现了135亿人的同时通话。
进入烽火科技光纤制造车间,必须戴上帽子,穿上工作服、鞋套,经过风淋室去除身上的灰尘。光纤筛选工杨文说:“生产车间需要洁净的环境,一旦有灰尘进入光纤,就会影响产品质量。”
中专学历的杨文,每天筛选的光纤长达4000多公里。他在这个岗位已经工作两年,设备操作已经十分熟练,“现在觉得很简单,都是自动化的设备,但是刚来的时候觉得很难,培训了几天,心里才有底。”
走访光谷多个不同行业,记者发现,偌大的车间内,看不到太多的工作人员,企业的生产设备基本实现了无人智能化操作,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名操作人员在电脑前监控数据。“现在的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产品的成品率、产能都提高了。”单模拉丝工丁杰介绍:“自动化设备让工作变得简单,但公司仍会经常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
生产一线的员工不乏高学历者。在楚天云云平台数据中心,27岁的硕士夏景平拿着记录表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检。他说:“这里的云平台负责全省50多个省直部门的大数据在湖北政务服务网上运行,每天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心,确保云平台稳定运行。一旦客户网络出现警情,能够及时恢复,缩小影响范围,就是我觉得开心的事。”
生产环境不一样,随之带来的是工作间隙不同的“小憩”方式。
每天下午三点,斗鱼直播、武汉安天信息公司会为员工提供水果、蛋糕、咖啡等下午茶,安天信息在月底还会为当月过生日的员工过一个集体生日。“我最喜欢公司的分享会,我将自己的育种知识分享给同事,同时从他们那里学到新的知识。”擅长育种的郭锋说道。
位于光谷的人福普克是全国首家出口美国的软胶囊药物生产企业,29岁本科毕业生高秀秀在这里工作了7年,脚踏实地,不断地学习成长,从一名车间操作工成为工序主管。
郭峰、夏景平、高秀秀……他们用智慧和双手,不断探索着新的领域,在新的时代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收获着奋斗中的幸福。
|